肝内胆管结石是一种会对患者身体产生较大伤害的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它是胆管结石的一种类型,是指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各分枝胆管内的结石。它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与肝外胆管结石并存。一般为胆红素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常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由这种病所引起的严重并发症,是造成良性胆道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广大患者朋友需要引起重视,不要对这种病症掉以轻心,一旦发现自己有了该病的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咨询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确诊,以便及时予以治疗。
如何对肝内胆管结石进行检查?
急性期的检查所见与原发性胆管结石病相同。在病程早期,肝功能损害较轻。当并发严重感染时,可出现明显肝功能改变,主要表现为血清转氨酶呈轻度至中度升高。转氨酶升高的特点是与急性炎症发作同步,发作时上升比较迅速;症状缓解后,下降亦较迅速;间歇期可降至正常。血清胆红素常升高。位于一叶或一侧的肝胆管结石,在间歇期一般无黄疸,而双侧肝胆管结石,特别是伴有肝胆管狭窄者,则可能有持续存在的阻塞性黄疸。若梗阻和感染比较严重,黄疸可同时为肝细胞和阻塞双重性。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和血清蛋白降低,仅见于肝功能受损严重的晚期患者。与血清胆红素上升不相平行的碱性磷酸酶升高是肝胆管结石的另一重要诊断依据。当临床上见患者黄疸很轻或不明显而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者,应考虑肝胆管结石和胆管部分性梗阻的可能。
肝胆管结石病是累及肝内外胆道及肝脏实质的复杂肝胆疾病。影像学诊断要求确定有无肝胆管结石及结石在肝内、外胆管的分布,有无肝内、外胆管狭窄,肝叶及肝段受累的部位及严重程度等。尤其对复杂的肝胆管结石及肝胆管狭窄者或已进行多次胆道手术的病例,要求手术前有清楚的显示肝内外胆管及其主要分支的胆道X线片,才能为合理的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避免手术的盲目性和术后遗留问题。近年来影像学诊断技术日益发展,完全有可能达到上述诊断要求。目前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技术有B超、CT、ERCP、PTC、T管胆道造影、术中胆道造影及术中胆道镜检查等。以下就上述影像学诊断技术,结合近年来临床应用实际情况分别介绍。
1.B超检查。
B超检查无创伤性、价廉,可从多个部位重复检查,可作为肝胆管结石的常用首选诊断方法。结石在肝内胆管常为多发,在肝内胆管出现较强回声,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光团后方伴声影;肝内含结石肝管多有不同程度扩张、管壁增厚。但B超诊断肝管结石难与肝管壁钙化结节相鉴别。另外还可以发现肝内、外胆管有无扩张及扩张程度,来判断有无肝内、外胆管狭窄及部位。可了解肝实质损害情况,肝叶萎缩或肥大,有无胆源性肝脓肿。但由于肝胆管结石的结构特点,B超对结石辨认不如胆囊结石清晰可靠,不能提供胆树的全面图像。
2.CT扫描检查 。
CT分辨力较高,静脉注射胆道造影剂后可使扩张肝胆管显影。因其为断面像,肝胆管呈环状或条管状低密度影,肝胆管结石可在低密度影中出现高密度影。结合B超及临床症状可作出诊断。CT可显示肝胆管囊状扩张,侧或一叶肝纤维萎缩而对侧肝叶肿大等改变。CT与B超检查一样,不能显示肝内外胆管的全貌,不能作为决定肝胆管结石手术的主要依据。
3.ERCP检查 。
这是将造影剂通过十二指肠乳头,直接注入胆胰管的造影方法。还可通过内镜将造影剂经带有气囊的导管注入胆总管,充足气囊堵住胆总管,造影剂可清楚显示肝内胆管树。ERCP可清楚显示肝内、外胆管,对诊断肝胆管结石,肝内、外胆管狭窄及肝胆管的扩张与严重程度,均可提供清晰的影像诊断,其损伤性及并发症小于PTC,是当前应用最多、最可靠的诊断技术。ERCP在施行过毕氏Ⅱ式胃次全切除术患者中插管较困难。在施行过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患者胆道中注入造影剂易从内瘘口流失,以致显影不良,可加用气囊导管阻止造影剂流失。肝门胆管高度狭窄,导丝及导管不能进入肝胆管者,ERCP不能显示肝内胆管。存在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重度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宜谨慎使用,以防并发大出血。此外,ERCP尚可因插管及造影剂注入胰管及存在梗阻的肝内、外胆管,诱发急性胰腺炎及急性阻塞性肝胆管炎。因此在有肝内外胆管狭窄的病例,进行ERCP检查术时,最好同时进行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以防止并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4.PTC检查 。
这是一种由上而下的胆道直接造影术。它不受肝细胞分泌功能、胆肠吻合术的影响,能显示肝内胆管。由于造影剂注入肝内胆管后,可清楚显示肝内、外胆管,此法具有影像清晰、成功率高的优点。肝内胆管扩张病例,在电视下进行PTC,成功率达97%。在肝门胆管有严重狭窄或左、右肝管开口严重狭窄的病例,右肝管的穿刺造影多不能显示左侧肝内胆管,此时可加左肝管穿刺造影,有时可同时行左、右肝管穿刺造影。在必要时可行选择性PTC,如右前叶或右后叶肝胆管穿刺等。PTC亦可在B超引导下,进行扩张的梗阻近端肝胆管的穿刺造影术。
必须指出,PTC可引起多种并发症:
(1)可诱发急性肝内胆管炎。存在肝胆管结石及肝门胆管狭窄的病例,常常存在肝内胆道感染,PTC常加重肝内感染,甚至可引起感染播散及败血症。
(2)并发胆瘘或胆汁性腹膜炎。胆管严重梗阻病例,PTC后未尽量吸出胆汁,未置经皮穿刺胆管引流(PTCD),未及时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可引起此严重并发症。
(3)腹腔内或肝内胆管出血,系用PTC针或导管穿破与肝胆管并行的肝动脉所致,出血可经针道流向腹腔或经动脉-胆管瘘流入胆道及消化道。
5.术中胆道造影及术中胆道镜检查。
经术中穿刺胆管后注入造影剂可清晰显示肝内胆管及结石分布。适应于术前未行PTC及ERCP检查,缺乏胆道清晰的X线片和术前肝管结石的定位诊断与手术中探查发现不相符合者以及不能肯定肝内胆管结石是否取净者。
术中胆道镜检查适应于:①术前未行ERCP及PTC等定位诊断;②肝内外胆管结石已经手术取出,但不能确定是否取净者;③胆管梗死或狭窄病因不明,需行活组织检查者;④因肝胆管开口变异需作选择性插管及造影者。术中胆道镜发现肝门胆管狭窄、经扩张后仍不能置入胆道镜、肝内胆管结石太多一时难以取净者,均无法进入检查。
6.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及磁共振胆管造影(MRCP) 。
由于MRI易受运动伪影的影响,不能明确具体的阻塞部位和性质,故很少有人利用MRI来诊断胆管病变。但需了解伴随的肝脏病变如胆源性肝脓肿和局限性肝组织萎缩纤维化时,可以在上述检查后联合采用MRI。最近Hall Craggs使用稳定进动快速成像(PSUF)加呼吸门控技术,对40例患者作三维MR胆管造影(MRCP)并与直接胆道造影(包括PTC、ERCP、术中术后T管造影)作比较,判断有无胆道阻塞,其准确性几乎与直接胆道造影完全相似,对肝内周围部的胆管扩张、肝门部的胆管阻塞显示较直接胆道造影更为满意。
7.核素显像 。
肝胆核素显像发现结石的敏感性高于常规X线生理性胆道造影,可显示示踪剂局限聚集在胆管系统内,观察其功能变化,故核素显像可作为探查肝内胆管结石的筛选方法之一。
8.经皮脾门静脉造影 。
经皮脾门静脉造影可显示肝胆管结石并狭窄所致肝实质及门静脉系统的损害,对弥漫性肝胆管结石合并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其诊断价值尤为明显,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上述影像学诊断技术的综合选用,对肝胆管结石的定位诊断及病变范围确定都能达到临床要求。此外还需结合手术中的全面探查及胆道探查,以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并取得满意的手术疗效。
对于肝内胆管结石,如果不及时予以有效的治疗,一旦病情进一步发展,引起了并发症,那将大大增加了治疗的难度,治愈的机会也会小了很多。所以广大朋友在平时要注意做好预防措施,以防病症的侵扰。患者也要树立起战胜病魔的决心,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以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心态配合好医生的治疗。希望广大患者朋友能早日康复,投入到正常的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