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感觉舌头厚重,吃什么都没味道,而且大便不成形,冲不干净,听人说这是脾虚湿气重的症状,是真的吗?该怎么调理好?”
脾虚湿气重有什么症状?
消化道:便秘or大便稀溏。从消化道上来讲,脾虚导致的病症一般有:食欲不振,偏食挑食;口中无味;脾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可出现或伴有脾虚。
肌肉:肥胖or消瘦。脾主肌肉,所以脾虚的人会感觉全身乏力,出汗多,气短。另外眼皮属于“肉轮”,脾虚会觉得眼皮沉重,似乎抬不起来,下肢容易水肿。身体太瘦,是因为脾虚不能运化,难以吸收。而肥胖是因为脾虚生湿,湿气难以运化,淤积在体内。脾湿肥胖往往是肚子肥胖。
妇科:白带过多or过少。女性因为妇科炎症,也往往会引起脾虚湿重。白带过多、月经量过多或过少都可能是脾虚引起的。月经量过少是因为脾虚引起的气血不足,子宫内膜生长太薄,月经量过多是因为脾虚不能固摄经血。
脾虚湿气重该怎么调理
1.饮食调理
益脾粥:熟枣仁250克,鸡内金10克,干姜粉60克,生白术120克,先将白术、鸡内金文火焙干,碾成细末,共入干姜粉和枣肉捣为泥,制作成约20克的小饼,放烤炉烘干,每次一个,可空腹时当点心食用(应细嚼慢咽)。
薏仁茶:脾虚湿气重的人可以喝薏仁茶来调理,方法是:取亦舒堂薏仁茶一小包,玻璃杯注沸水200ML左右,待茶叶侵泡3-5分钟即可品饮,每日一至两次即可有效祛湿。亦舒堂薏仁茶采用薏米仁、赤小豆等精制而成,祛湿健脾效果极好。
2.按摩调理
建议平时可经常摩腹,特别是胃脘部。轻轻地磨动而不是揉,用手掌的温热即可帮助刺激胃的消化功能,以此呵护脾阳。
脾虚湿气重不能吃什么
田螺。性寒,味甘咸,有清热解暑作用。正因其性质大凉,《随息居饮食谱》中才明确告诫:“多食寒中,脾虚者忌。”
螺蛳。性寒,味甘,虽有清热作用,但对脾胃虚寒之体则不相宜。正如《本草汇言》中指出:“此物体性大寒,善解一切热瘴。胃中有冷饮,腹中有久泄不实,不宜食之。”姚可成《食物本草》亦说:“多食令人腹痛不消。”故凡脾虚者,法当忌食之。
蚌肉。性寒,味甘咸,能滋阴、清热,但脾虚之人不宜多食,食之易伤脾胃阳气。所以,清代食医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告诫:“蚌,甘咸寒。多食寒中,脾虚便滑者皆忌。”
牡蛎肉。性质微寒,味甘咸,虽有滋阴养血作用,但多食久食则导致脾胃虚寒,加重消化系统慢性疾病的病情,凡因脾虚所致的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症、慢性腹泻者均忌多食。清·黄宫绣还说:“脾虚精滑者忌。”
脾虚湿气重的人,日常还要注意避免过度贪凉,包括猛吹空调、过量吃冷饮,运动是祛湿健脾的好方法,不妨坚持慢跑,增强体质。
中医推荐祛湿疗法:穴位贴敷
有一种中医外治的方法,不经消化道,不走肝肾,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祛湿散寒,补虚清热,改善亚健康。在央视的栏目中也有过科普,它就是穴位贴敷。
你可能听过,生姜能够祛湿,但是用发酵姜根粉做穴位贴敷疗法,效果最好。
在《清太医院配方》一书中,载有“延年涌泉膏”之防病保健方:药用杜仲、牛膝、熟地、等12种药熬枯去渣,入铅丹收膏,再加入丁香、麝香等搅拌成膏,制成膏贴。
据载:此膏可治先天不足,后天亏损,骨痿身瘦,阳气虚弱;以至腠理不密,易受风寒,常多疾病。若常贴涌泉穴,兼贴肾俞、关元穴,不但终身永无寒湿、脚气、瘫痪之症,而且能防病保健,延年益寿,此后渐渐流传于民间,经现代科技改良制成药包贴敷足底涌泉穴叫酵素足贴。
此配方比其他的祛湿方法效果都要好,晚上睡觉前贴在穴位处,起床后就可以撕掉,可以明显的看到药包上吸附着体内被排出的湿气,一般帖敷时间在8-18个小时,非常的简单方便。
通过穴位,外界的药物、能量、信息能够最迅速快捷地流通到身体各处。贴敷时要对准穴位经络,以经络的传导疏通,向体内输入药力、热能与信息,从而激发起人体自身的各种反应机制,来调节体内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的平衡,使之达到养生保健、防疗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