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细胞瘤起源于星形细胞、少突胶质细胞或室管膜细胞,多数成人胶质瘤来源于星形细胞。综合发病年龄高峰在30-40岁,或10-20岁2个年龄段。在大脑半球发生的胶质瘤约占全部胶质瘤的51.4%,以星形细胞瘤(astrocytoma)为最多,其次是少突胶质细胞瘤(oligodendroglioma),脑室也是胶质瘤多发部位,占胶质瘤总数的23 .9%,主要为室管膜瘤(ependymoma)。胶质瘤具有发病率、复发率、死亡率高和治愈率低等“三高一低”的特点。因此,加强胶质细胞瘤临床和基础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星形细胞胶质瘤的发病因素
(一)肿瘤发病的基因基础
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有两类基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一类是肿瘤基因,另一类是抗肿瘤基因。肿瘤基因的活化和过渡表达,将诱发肿瘤形成,而抗肿瘤基因的存在和表达,则有助于抑制肿瘤的发生。
肿瘤基因可以存在于正常细胞中,不表达肿瘤特性,当这样细胞受到致瘤因素作用时,如病毒、化学致瘤和射线等,细胞中的肿瘤基因被活化,细胞的表型发生改变,肿瘤性状得以表达,这些细胞迅速扩增,从而形成真正的肿瘤实体。
目前认为,诱发肿瘤发生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遗传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学因素(致癌病毒)等。
(二)星形细胞胶质瘤的侵袭特点
局部侵袭是星形细胞胶质瘤的一个显着特征。通常,星形细胞胶质瘤都有一个中央坏死灶,周围是高致密的肿瘤细胞区。这些肿瘤似乎边界清楚,但组织学上,却发现有局部侵袭。侵袭往往循血管和有髓纤维路径侵袭,特别是后者。目前认为,星形细胞胶质瘤的侵袭特点主要有五。
1.侵袭是几乎所有脑胶质瘤的内在特性(良性室管膜瘤除外)。
2.脑胶质瘤侵袭是沿着基底膜结构进行的;当脑肿瘤生长到达脑表面时,则沿软脑膜下扩散。
3.室管膜下生长的脑肿瘤可出现脑室系统的侵袭,使脑肿瘤沿着脑脊液通路扩散。
4.颅外转移罕见。
5.一些脑结构对肿瘤的侵袭有屏障作用。例如,星彤细胞瘤侵袭,一般局限在白质内,这可能与深部灰质核团的限制有关;但这种屏障结构并不能限制少突胶质细胞瘤的侵袭。
须指出,肿瘤病理的等级并不与肿瘤的侵袭范围相关,而只与肿瘤的增殖率相关,如低级别的星形胶质细胞瘤也可以出现广泛的侵袭。
(三)星形细胞胶质瘤发病与肿瘤微生态系统。
星形细胞胶质瘤发生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多因素作用、多阶段形成的过程。目前认为,神经胶质瘤的演进过程与其它恶性肿瘤一样,是肿瘤细胞与相邻基质微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即肿瘤生物学行为不仅仅是肿瘤本身的恶性表现,而且也是肿瘤微生态系统中相关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四)脑瘤发病的中医观点。
中医认为,脑肿瘤隶属于祖国医学的“头痛”、“头风”等范畴。脑瘤的发病原因概括为内外因两种。即内为素质因素或易感因素,外为诱发因素或为助长因素。脑肿瘤形成的素质因素主要为肾虚不充,髓海失养,肝肾同源,肾虚肝亦虚,肝风内动,邪毒上扰清窍,痰蒙浊闭,阻塞脑络,血气凝滞,形成脑瘤: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总司人之神明,最不容邪气相犯。若内伤七情(怒、喜、忧、思、悲、恐、惊),或感受六淫邪毒,使脏腑功能失调,加之外邪侵入,直中脑窍或邪气客于上焦,气化不利,经脉不通,瘀血、瘀浊内停,也可积聚留结成块,发为脑瘤。
星形细胞起源的肿瘤 即星形细胞瘤,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弥漫性星形细胞瘤:表现出各种不同生长特性,从低级别的良性病变到高级别的恶性胶质母细胞瘤;因其恶性程度不同,弥漫性星形细胞瘤的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其中,低级别星形细胞瘤(low-grade astrocytomas)或分化良好的星形细胞瘤是低度恶性病变。
癫痫是重要的症状,在获得诊断之前,癫痫病史可为数年。额叶的肿瘤发生复杂性部分性癫痫发作,往往伴有特殊的上肢姿势,或双下肢的轮替动作;颞叶肿瘤癫痫发作多为先兆病变,可引发局灶性运动性癫痫;枕叶肿瘤可出现视觉症状,如闪烁的白色或彩色的斑点或条带。成人出现此症状,且先前无偏头痛病史,即使神经系统体检正常也有必要进行诊断性影像学检查。
(2)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naplastic astrocytomas):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特性比低级别者更具恶性特点,往往在出现症状后6~24个月获得诊断。间变性星形细胞瘤90%以上发生于大脑半球白质。50%~70%的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患者有头痛和智力改变,60%有偏瘫,约半数有视力障碍、偏侧失嗅症或视乳头水肿。
(3)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成人的胶质母细胞瘤约占所有星形细胞瘤的一半。症状出现的平均年龄为62岁。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男性患者的比例较高。
肿瘤高度恶性,高度浸润性的肿瘤,侵犯破坏周围脑组织。生长快,病程短,自出现症状至就诊多数在3个月之内。坏死是这类胶质母细胞瘤病理学的标志,CT上表现为肿瘤中央部位的密度减低区域,周围为环形异常强化的肿瘤组织。该肿瘤可为原发性,也可由间变型星形细胞瘤进展而来。
如不治疗,生存时间仅为数周或数月。2/3的患着诊断前症状持续时间少于 6个月;而症状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者治疗,则提示该肿瘤源于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去分化和恶性进展。其临床表现特点是:偏瘫(占患者的70%)、智力改变(占2/3)、头痛伴视乳头水肿(占60%), 1/3的患者可有癫痫、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呕吐、意识障碍、失语、偏侧失嗅症。
(4)纤维状细胞星形细胞瘤:是星形细胞瘤的一种亚型,生长缓慢,不易侵犯周围的脑组织。相对偏于良性,恶性转化的倾向性较低。纤维状细胞星形细胞瘤可发生于视神经、视交叉、下丘脑、脑干、小脑及大脑半球。纤维状细胞星形细胞瘤常发生于儿童。大脑半球的纤维状细胞星形细胞瘤可见于青年患者,常有巨大的囊性成分,因而占位效应明显。
通常,根据神经系统症状可推断肿瘤生长部位,纤维状细胞星形细胞瘤2/3患者有癫痫症状,2/3患者有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头痛和视乳头水肿。
(5)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起源于侧脑室的室管膜下层,生长缓慢,相对良性,病理上有特征性的巨细胞型星形细胞,因而得名。
该肿瘤常伴结节性硬化,但也可单独发生。结节性硬化患者因智力减退及癫痫而行神经系统检查时可发现巨细胞型室管膜下肿瘤。这种少见的肿瘤常向侧脑室内生长,引起阻塞性脑积水,而产生相应症状。
(一)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基于胶质瘤的生长特点,理论上手术不可能完全切除,但生长在脑干等重要部位的肿瘤有的则根本不能手术。恶性脑胶质瘤呈浸润性生长,手术不可能全切,术后复发率高。
(二)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几乎是各型胶质瘤的常规治疗,但疗效评价不一,除髓母细胞瘤对放疗高度敏感,室管膜瘤中度敏感外,其他类型对放疗均不敏感。胶质瘤几乎都是原位复发,全脑照射对于改善预后无明显作用。有观察认为放疗与非放疗者预后相同。此外射线引起的放射性坏死对于脑功能的影响亦不可低估。
放射外科是在精确定位下,大剂量局部照射肿瘤的特殊治疗,目前的装置有γ-刀、X-刀和质子刀等。其中前两种在在我国大城市已普及,但对胶质瘤的疗效仍有争议,一般仅作为常规放疗的局部加强治疗或常规放疗后复发肿瘤的治疗。
(三)化学药物治疗
与放疗相比,化疗对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不理想,在延长病人生存期方面不如放疗显着。其原因有二方面:①血脑屏障的存在影响抗瘤药物进入脑内;②相当一部分肿瘤对抗瘤药具有耐药性。而且,神经肿瘤化疗可参考的方案不多,使许多病人接受的化疗不系统或不正规,不利于提高疗效。
?中医药治疗脑肿瘤的机制 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专家的基础研究表明,目前国内中药抗肿瘤的基本作用方向是:
(1)提高免疫功能:实验检测服用中药可以提高白细胞、白介素-2、干扰素及CD4水平,从提高机体的免疫监视及免疫杀伤作用。
(2)促进机体产生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因子。
(3)促进细胞凋亡。
(4)诱导细胞分化。
3.中医药外治法治疗肿瘤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中医药外治疗法在治疗多种肿瘤疾患中大放光彩。中医药外治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医药治疗技艺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中医最早的治病方法就是外治法。中医药外治疗法,是伴随着中医学理论整体的形成发展而不断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