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缺血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13-03-24 21:27:57
王俊玲主任医师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一)治疗:

原则为保障缺血后脊髓血流灌注,提高脊髓对缺血的耐受,以及脊髓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防护。

1.保证充足的全身血容量和维持稍高于正常水平的动脉压,是治疗脊髓缺血的前提,但应避免血压过高,以防发生脊髓内充血和出血。有报道纳络酮可升高血压和增加脊髓的血流,对脊髓有保护作用。

2.利用低温、糖皮质激素、钙通道阻滞药、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药等可提高脊髓对缺血的耐受性:

(1)动物实验表明,硬脊膜鞘内低温灌注和腹主动脉低温灌注对脊髓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在32~34℃的亚低温状态下,脊髓的耗氧量和能量代谢均降低,并可避免心率失常,心跳骤停等严重并发症。

(2)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改善损伤后脊髓血流和微血管灌注,从而促进脊髓功能恢复,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但甲泼尼松的疗效是肯定的。

(3)有研究认为,尼莫地平在改善脊髓血流的同时又能使动脉血压下降,因此主张尼莫地平与去甲肾上腺素合用。还有人认为,尼莫地平最佳用量为0.05mg/kg。但也有相反观点,认为尼莫地平对脊髓缺血后脊髓血供的改善和神经功能的恢复并无明显作用。有关尼莫地平的有效剂量及持续时间等还应继续探讨。

(4)Yum,Madden等研究发现,地佐环平(MK-801),LY233053,作为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在脊髓缺血后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3.预防脊髓缺血后再灌注损伤可应用自由基清除剂及免疫调节药。

(二)预后

症状可为短暂性的,也可呈永久性的。严重者可呈进行性截瘫,产生感觉缺失平面及膀胱等括约肌障碍。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