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梗塞是怎么回事 引发的病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12-28 20:32:06
孙永安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会突然的出现语言不利索,肢体功能障碍以及口角歪斜等不良的症状,这下通常就是小脑梗塞引起的。那么小脑梗塞是怎么回事,引发的病因是什么,小脑梗塞的注意事项,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小脑梗塞是由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引起动脉硬化而出现的血管梗塞,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在早期阶段会引起头晕,步态不稳,恶心和呕吐的症状,甚至昏迷和偏瘫,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威胁患者的生命。

小脑梗塞引发的病因比较常见的分为4种,

​1、内分泌失调。如糖尿病,高脂血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都是引起小脑萎缩最常见的病因。

2、遗传因素。小脑萎缩患者的后代发生这种疾病的机会比平常人要多,这也是小脑萎缩的常见原因。

3、脑血管病。有脑梗塞,脑血栓,脑出血等疾病者,由于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缓慢,壁面粗糙等因素,引起血栓形成。血管腔的狭窄或甚至堵塞导致血管区域中的脑组织局部缺血,缺氧,萎缩甚至坏死,最终导致小脑萎缩直至死亡。

4、肿瘤。代谢紊乱引起的恶性肿瘤可导致小脑萎缩,还可以直接损伤脑组织。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对小脑梗塞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旦患上了这种疾病就要注意,患病后,患者通常需要卧床休息,不能正常吞咽的严重患者,首先要做的是饮食护理,应给予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可以吃牛奶,米汤,蔬菜汤,肉汤和果汁。此外,牛奶,鸡蛋,淀粉,蔬菜汁也可混合在一起,形成粥混合牛奶。同时保持呼吸道畅通,预防感冒。当口腔内有痰液或分泌物时,应及时吸出或拔出呕吐物。昏迷的患者家属应该预防患者发生痔疮,要为患者定期翻身,细心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