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细胞癌可以治好吗

发布时间:2022-12-15 16:26:39
马强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肾细胞癌(RCC)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起源于肾实质的泌尿小管上皮系统。在我国,RCC虽然没有被列入发病率居前十位的肿瘤。但近年来,肾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肾癌的病因尚不明确,国内外学者经过大量的流行病学与病因学的研究,已确定RCC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吸烟、肥胖、高血压、遗传,—级亲属患有肾癌可增加其患病风险。现在对于肾癌治疗的方法有许多种,但还存在许多的争议,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

1.手术治疗

开放根治性手术是目前我国RCC最主要的手术方式。国外有研究报道,手术能提高微小肾癌(≤4cm)患者的5年生存率。对于微小肾癌(≤4cm),保留肾单位手术(NSS)较根治性肾切除术(RN)更佳,前者的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SS)明显高于后者;对于4~7cm的肾癌,行NSS或RN的5年CSS无明显差异;但是行NSS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行RN的患者。EAU《指南》认为NSS可以作为一种治愈性的方法,NSS适用于T1期肾癌。并指出以下3种情况不适合实施NSS,需选择RN:局部呈浸润性生长的肿瘤;肿瘤位于不适合NSS的位置;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不适合。对于术前检查提示有肿大的淋巴结或术中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应同时切除以明确分期。

2.细胞因子治疗

2.1.干扰素-α(IFN-α)

IFN-α主要针对低、中危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ccRCC)有效,对其他病理亚型的RCC的疗效不佳。因此,对非ccRCC患者临床上不推荐应用。IFN-α在ccRCC、MSKCC评分为低危的转移性肾癌患者中有较高的应答率,对肺转移灶效果较好,可选择性应用。IFN-α治疗转移性肾癌患者的有效率约为5%~15%,完全缓解率(CR)为3%,平均缓解时间约4~6个月。

2.2.白细胞介素-2(IL-2)

高剂量IL-2的细胞因子治疗可使小部分ccRCC患者获得持久的完全或部分缓解,而对非ccRCC患者无效。高剂量IL-2是转移性肾癌至今为止唯一有潜在治愈可能的全身治疗手段,CR为5%~7%,CR患者中位缓解时间超过8年,10年生存率为60%。但高剂量IL-2可引起多脏器功能损害,包括严重的低血压、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呼吸困难、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异常、血小板下降、贫血及精神异常等。因此,受限于其药物的不良反应,应用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一般状况、并发症、肿瘤组织学类型(透明细胞癌为主型)和转移性肾癌的风险评分(MSKCC评分),以及患者面对风险的态度。

3.分子靶向药物

目前,RCC的分子靶向药物按作用靶点和机理主要分两类: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VEGFR)和抑制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途径。我国目前治疗转移性肾癌主要的药物有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索拉非尼是一种口服的、小分子多激酶抑制剂,可对Raf-1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产生很强的抑制作用,并可抑制VEGFR-2、VEGFR-3、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β等酪氨酸激酶活性。索拉非尼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腹泻、皮疹、乏力、手足综合征,甚至可出现严重高血压、肺炎及心肌缺血等严重不良事件。舒尼替尼是口服的、小分子羟基吲哚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抑制靶点有PDGFR-α、PDGFR-β、VEGFR1、VEGFR2、VEGFR3等,从而发挥抗血管生成和抗肿瘤活性。舒尼替尼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腹泻、恶心、乏力、左心室射血功能下降,约7%以上的患者会出现淋巴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血压升高,约38%的患者因不良反应中断用药。

用于治疗转移性肾癌常用的化疗药物主要包括吉西他滨、氟脲嘧啶或卡培他滨、顺铂等。目前认为,单一用药的化疗方案对转移性ccRCC患者并不是有效的,但是单纯化疗能否延长转移性肾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尚无明确的循证医学依据。因此,我国将化疗作为转移性非ccRCC患者的基本治疗推荐。

随着临床医师对RCC研究的深入, 特别是在分子水平及基因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不断研究,将从根本上阐明肾癌发生发展的机理,使得肾癌患者的合理个体化治疗成为可能。靶向治疗方案的出现为晚期肾癌带来了新的希望。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