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作为人身体上不可或缺的器官,是人与外界保持联系的重要渠道。保护耳朵,应该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做起。
要少挖耳 家长尤其是年轻的母亲有的时候出于清洁或者是好奇,看到孩子耳朵内长了耳屎,非要把它挖干净不可,有时孩子因为耳内发痒,母亲为了止耳痒,也常常喜欢用不清洁的毛线针、火柴棍、小木棒、发卡等在孩子的耳朵里盲目地掏。由于不熟悉耳朵的解剖结构,看不清耳内组织或用力不当,很容易将耳道深处的鼓膜刺破,使外耳腔和中耳腔之间相通.这样,病菌就很容易进入到中耳腔内,引起中耳腔感染,甚至造成鼓膜大穿孔,耳道长期流脓,这就影响了孩子的听力,甚至导致耳聋.耳屎不是不可以挖的,但是,挖的时候要特别小心。
要谨慎用药 孩子有时得了一些小毛病,做父母的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在不大了解药物的性能和病情的情况下,盲目地要求医生为孩子打针吃药,还认为打针比吃药效果好,却不知道对个别具有特殊过敏体质的孩子来说,有些药物对孩子的听力有明显的毒害作用.所以,给孩子用药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再慎.
注意日常卫生。游泳时耳道灌水后,可将头偏向一侧并跳动数次,使水自动流出,否则水进入中耳腔易引起中耳炎。
及时治疗耳疾耳病,随时关注耳朵和听力,因为耳部任何部位的病变都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耳聋。如耵聍栓、耳道脓肿、中耳炎、突发性耳聋等,这些疾病,都应该及时到医院治疗,以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害。
同时,平常多锻炼身体,增强自身抵抗力,以免因上呼吸道感染引发耳疾,流感、百日咳、猩红热等都容易诱发急性卡他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迷路炎等,严重者可引起耳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