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1.潜伏期 约数小时至1~2日。
2.临床症状 小儿患流感时其临床症状常因年龄不同而各具特点,年长儿症状与成人相似,多表现为普通感冒型,起病急骤,有高热、畏寒、头痛、背痛、四肢酸痛、疲乏等,不久即出现咽痛、干咳、流鼻涕、眼结膜充血、流泪,以及局部淋巴结肿大,肺部可出现粗?音。偶诉腹痛、腹泻、腹胀等消化道表现。在婴幼儿则临床表现每与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相似,不易区分,炎症涉及上呼吸道、喉部、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及肺部,病情较严重。日本学者报道在流感流行期间因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病儿中有的1/4证实为流感病毒引起,高于同期呼吸道合胞病毒或腺病毒引起的数倍。病儿常突发高热,伴全身中毒症状及流清鼻涕,常伴呕吐、腹泻等,偶见皮疹及鼻衄,体温波动于38~41℃,可有高热惊厥。幼小婴儿可有严重的喉、气管、支气管炎伴粘稠痰液,甚至发生呼吸道梗阻现象。新生儿患者往往出现嗜睡、拒食及呼吸暂停,甚至需用人工呼吸器治疗。乙型流感临床表现与甲型相似,但较多见鼻、眼部症状体征,以及由急性良性肌炎引起的肌痛,主要见于下肢,尤以小腿腓肠肌疼痛为甚,而全身中毒表现如头昏、疲乏等则较轻。丙型流感大多表现为轻症上呼吸道感染。无并发症的流感发热一般持续3~4天,热退后全身中毒症状减轻,但干咳及体力衰弱可持续1~2周。
3.血象 周围白细胞总数大都减少,平均约为4×109/L,中性粒细胞减少显著,淋巴细胞相对增加,大单核细胞也可增加,此种特殊血象在发病最初数日即很显著往,往往持续10~15日。并发肺炎时白细胞总数可能大幅度下降,低达1~2×109/L。血沉率一般正常,冷凝集试验大多阴性。
诊断
由于流感的表现与普通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十分相似,无十分明显的特征,因此最初发生的病例不易诊断,需要根据流行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病原学检验综合进行诊断。
1.流行病史 当地有流感流行情报,对诊断最有帮助,在流感流行季节,周围人群中有同样病症就应提高警惕疑及本病。
2.临床诊断 突然起病,有发热、怕冷、头痛、四肢肌肉酸痛、倦怠疲乏,逐渐出现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咽痛、眼结合膜充血、面颊潮红,而卡他症状体征不如普通感冒明显,咽痛、咽部红肿和扁桃体体征也不如急性扁桃体炎严重,为流感临床特点。周围白细胞计数大多偏低或正常,中性粒细胞降低明显,则临床上可疑为流感。婴幼儿凭临床表现更不易与其他上呼吸道病毒感染鉴别,应及早进行病原学诊断。
3.病原学诊断
(1)病毒分离:采取急性期鼻咽腔洗液、咽部含漱液或取咽拭子置保存液中送检,最好立即接种于鸡胚羊膜腔或尿囊,或接种于敏感的人胚肾等细胞培养中,分离流感病毒,必要时接种于实验动物中分离病毒。采取标本最好在起病3~5天之内,过晚发离阳性率降低。
(2)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流感病毒具有凝集豚鼠红细胞(或鸡及人“O”型红细胞)的能力,将病儿早期鼻咽腔洗液(用生理盐水洗)与豚鼠红细胞相混,出现凝集即为阳性,仅表示有病毒存在,此反应敏感性较差。如预先加入特异性抗流感病毒血清进行血凝抑制试验,阳性表示标本中含流感病毒,并可应用此法进一步作分型鉴定。
(3)荧光抗本染色检查鼻粘膜细胞:用鼻咽拭子在鼻腔中旋转几次,使拭子上沾有粘膜脱落细胞,涂于玻片上,干燥后用荧光抗体(抗流感病毒特异血清)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见多处带苹果绿色荧光的细胞者为阳性,注意鉴别非特异性荧光点,阳性者有肯定意义,阴性者不能完全除外。此法快速(2小时内完成)简便。
(4)血清内抗体检测 可采用①血凝抑制试验,②中和试验,③补体结合试验,痊愈期血清抗体滴度超过初期滴度4倍以上有诊断价值,阳性率一般可达6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