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牙龈实质性增生的特点以及长期服用上述药物史,诊断本病并不困难,但应仔细询问全身病史。
苯妥英钠引起的牙龈增生,其病理特点为上皮棘层显著增厚,钉突伸长达到结缔组织深部。结缔组织中有致密的胶原纤维束和新生的血管,炎症细胞很少,常局限于龈沟附近。如果继发炎症后,就可有炎症细胞浸润于结缔组织中。 环孢菌素和硝苯地平所引起的牙龈增生其组织学和临床表现均与苯妥英钠所致牙龈增生相似。
【临床表现】
苯妥英钠所致的牙龈增生一般开始于服药后1~6个月时,增生起始于唇颊侧或舌腭侧龈乳头和边缘龈,呈小球状突起于牙龈表面。继之,增生的乳头继续增大而互相靠近或相连,盖住部分牙面,严重时波及附着龈,使牙龈的外观有明显的变化。增生的牙龈组织质地坚韧,略有弹性,呈淡粉红色,一般不易出血。局部无自觉症状,无疼痛。增生的牙龈常将牙齿挤压移位,多见于上颌前牙区。
药物性牙龈增生常发生于全口牙龈,但以上、下颌前牙区较重。它只发生于有牙区,拔牙后,增生的牙龈组织可自行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