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02 10:49:57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耳朵经常会听到嗡嗡声、咝咝声,或者是像铃声、轰鸣声等那样奇怪的声音,但别人却听不到。这是因为外界根本没有这些声音,这种症状是耳鸣。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耳鸣往往是肾虚的反映,也是听力下降的表现。这样看来,经常耳鸣应该是老年人的专利了,因为人上了年纪以后就容易出现肾虚的毛病。而实际上,耳鸣在很多中年人、年轻人身上也会出现,因为现在人们的工作压力都比较大,平时又不注意休息,所以耳部的微循环就会经常出现问题,导致耳鸣。
此外,还有一种颈源性耳鸣,是颈椎病的一种并发症,这种耳鸣的发病原因是由于颈椎劳损增生导致压迫神经根和椎动脉,导致脑供血不足,进而影响了主管耳部供血的内听动脉,造成耳鸣。
耳鸣是患者的一种主观感觉,如果到医院检查,只有少数人能发现器质性的病变,而大多数耳鸣患者根本就查不出原因,因此医生也没办法开药。那么,怎样才能消除这种烦人的耳鸣呢?其实,治疗耳鸣的“药”就在你自己的身体上。
对耳聋、耳鸣、听力下降这类疾病的治疗,耳周的穴位效果往往会比较明显,我在这里给大家介绍的3个穴位正好都位于耳朵的前方。
当我们张开嘴时,耳朵的前面会隆起一个骨性突起,而在这个突起的后面、耳的前面则会出现一个纵向的凹陷,我所说的这3个擅长治疗耳鸣的穴位就自上而下地排列在这个凹陷里,分别叫作耳门、听宫、听会。
◎耳门丨手少阳三焦经的穴位
取穴:头部侧面耳前部,耳珠上方稍前缺口陷中,张口时呈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道炎、头晕、面部肌肉酸痛、聋哑、牙痛、腮腺炎。
◎听宫丨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
取穴:头部侧面耳屏前,下颌骨髁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聋、聤耳、聋哑、癫狂、齿痛,及神经性耳聋、中耳炎、外耳道炎。
◎听会丨足少阳胆经的穴位
取穴: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时呈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聋、耳道流脓、齿痛、下颌脱臼、口眼歪斜、面痛、头痛。
这3个穴位虽然分别属于3条不同的经脉,但是因为这3条经脉循经我们耳朵周围的时候,都会从耳朵后面进入到耳朵里面,然后走出到耳朵前面,所以它们可以直通到耳朵里。而且它们几乎是紧挨在一起的,3个穴位可以同时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