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腿纹不对称是否对身体有影响?

2023-01-08 17:53:48

王翠玲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在宝宝趴着的时候,我们会看见在其屁股与大腿连接处会有一些纹理,这些纹理就叫做腿纹,在有些宝宝身上会出现腿纹不对称的情况,例如左边腿上有一道腿纹,右边腿上有两道纹这样。每个宝宝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因此家长们会很注意宝宝身上的这些情况,其中腿纹不对称就是家长们非常注意的问题,宝宝腿纹不对称,有可能是关节有故障,因此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查明原因,以防出现更严重的情况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宝宝腿纹不对称,是否对身体有影响?

研究发现,若宝宝有臀纹或腿纹不对称的情况,将有10%左右的几率患有髋关节发育不良,会影响宝宝走路。如果爸爸妈妈们发现宝宝有臀纹或腿纹不对称的情况,一定要带宝宝去专科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

什么是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DDH),是婴幼儿骨骼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是婴儿出生时就存在或者生后继续发育才表现出来的一系列髋关节异常的总称,包括髋关节脱位、半脱位和髋臼发育不良。

髋关节是一种由周围韧带连接在一起的球窝关节,其中“球”是股骨头,“窝”是指髋臼。这样的结构可以使股骨头稳稳地深嵌在髋臼窝中。

异常的髋臼会逐渐变浅、呈三角形,导致股骨头不能深嵌入髋臼,承受的压力超过正常一倍多,久之造成关节软骨面磨损、发生退行性病变。若髋臼变浅至不能容纳股骨头,股骨头就会从髋臼中滑出,这就是脱位了。

DDH会带来什么后果?

在婴幼儿期的DDH无任何症状,也不会出现疼痛,这也是DDH不容易发现的特性。如果只是轻微的发育不良,那常常要在青少年和成人早期才会出现疼痛。如果是严重的发育不良(髋关节完全脱位),则在宝宝会走路后发现一瘸一拐或者身体摇摆像鸭子走路。

在国内儿童骨科单位疾病谱中,DDH始终占据着肢体畸形疾病的第一位,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DDH疗效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恰当的治疗。该病如果能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能发育成一个正常的髋关节,如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则难以矫正关节畸形而留下终身残疾。

如果在新生儿期就发现DDH开始治疗,可以完全恢复正常而不留后遗症。若宝宝在18个月大时仍未治愈,则只能采用手术,并且随着年龄越大,风险越大,手术难度也将越高,治疗成效也会越差。

因此,新生儿定期体检和筛查 DDH,在很多国家已成为新生儿筛查的重要内容。

引起DDH的原因

引起DDH的原因,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结论。目前臀位妊娠或生产、有DDH家族史或遗传史(即宝宝父母一方或兄弟姐妹中患有DDH)、第一胎、女婴、羊水过少等都被公认是导致DDH的高危因素。

其中的臀位妊娠或生产、DDH家族史又是风险最高的2个因素。美国儿科学会根据世界各地118篇文献报道,在总数330多万新生儿和小婴儿髋关节筛查结果中,总结出DDH的检出率为1.15%。同时报道DDH在新生女婴中的检出率为1.9%,男婴为0.41%;伴家族史的女婴3.2%,男婴0.64%;臀位妊娠或生产的女婴13.3%,男婴2.9%。若有其中任意一个因素,建议此类宝宝在出生后 4~6周即去专科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

DDH早期的症状

刚刚在前面说了,在婴幼儿期,DDH无任何症状,也不会出现疼痛,所以我们在外观上很难判断宝宝是否有DDH。很多是在宝宝会走路后才发现,但如果在1岁之后才开始治疗,通常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而如果超过1岁半才诊断出来,基本上就很难完全恢复正常。

幸运的是,儿骨科医生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总结出了DDH的一些表现,现在被很多国家都拿来用于对新生儿的髋关节筛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内容:

臀纹、腿纹不对称:宝宝屁股、大腿、腹股沟上的褶皱数量、褶皱深浅不一致。

腿纹、臀纹不对称

双下肢不等长:即两条腿是不一样长的。

两条腿的膝盖明显不一样高

双髋外展受限或不对称:宝宝的髋关节在屈曲外展的情况下,大腿不能够贴到床面,或者一边可以贴到床面,一边不能。

一条腿可以贴到床面,另一条腿明显不能贴到床面

若爸爸妈妈发现宝宝有以上症状,一定要尽快带宝宝去专科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医生会对宝宝进行B超(6月婴儿)检查,以明确髋关节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