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太叛逆怎么办?

2023-03-09 14:28:34

周洁清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导语:青春期是孩子在学业上最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时期,伴随生理的巨大变化,心理发展具有过渡性、动荡性、闭锁性和社会性的特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最难管的,极易出现叛逆,厌学等情况,那么,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长要怎么做,才能与孩子平稳、创造性、成长性地渡过这一“危险期”呢?

【全程保密】点击>>免费电话="">

案例:最近接到一个初二孩子妈妈的求助,她发现孩子突然变得一点都不认识了。曾经懂事、有礼貌、听话的孩子,做出了一个令老师和家长大吃一惊的举动,期中考试四门缺考,更为严重的是,孩子开始有厌学倾向,不愿意与父母交流,一提学习就头疼。事后父母回忆,起因可能是孩子交了一个朋友遭到老师和家长的反对,认为他跟“坏孩子”在一起会被带坏。

【天津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专家田老师】我们非常理解老师和家长的良苦用心,古有孟母三迁故事,现有家长拼尽钱财购买学位房,都是一个目的,给孩子一个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可是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家长的过度保护未必是“真爱”。

1)了解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征。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自主意识、独立意识增强,但又无法独立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他会对父母的教导不耐烦,会对父母安排表示反抗,言语上也较易产生冲突。这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叛逆期或反抗期,而我更愿意将这个时期成为觉醒期。家长应该欣慰的发现,孩子有自己的主见了,这种反抗性代表成长,以及孩子渴望人格上的独立意愿。

2)建立良好的关系是沟通的基础。母亲的情绪、母亲对孩子的回应都会深深地影响着亲子关系。当你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你与孩子之间的冲突,你才是全然接纳了孩子。重要的不是你们之间有多少冲突,观点有多么不同,而是你对待冲突的态度以及你的处理方式。

3)父母的身教胜过言传。教养不是训练出来的,是熏陶出来的。父母要孩子做到什么标准,首先要想想自己能否做到,用行动影响孩子比语言强一万倍。尤其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家长用指责、命令、批评的方式去引导孩子,只会适得其反。

4)孩子犯错是成长的过程,不要当成洪水猛兽,如临大敌。珍惜孩子每一个犯错的机会,这是他的个人成长机会,家长无法代替他成长。案例中家长希望孩子有选择的交朋友,担心近墨者黑,初衷当然是好的。但家长有家长判断好坏的标准,孩子也有自己的标准,家长的标准未必会比孩子的标准客观的多。孩子是交友的第一主体,家长并未参与其中,对他人的判断主观性较强。如果发现孩子有受到不良朋友的影响,家长首先是与孩子分析与沟通,而不是粗暴的制止,更不应该与老师结成攻守同盟,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孩子把向家长打开的心门给关闭了。

5)给予孩子平等与尊重。教育专家曾说过,对于幼小的孩子,家长要蹲着与孩子说话。而对于青春期孩子来说,他所需求的尊重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家长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并且把选择后需要承担的后果一并交给孩子,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6)父母需要把握自己的边界,不要越界。界限清晰是生活井井有条的关键。父母要弄清楚哪些是自己的事,哪些是孩子的事。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不要把孩子拉进来;孩子的事情交给孩子自己解决,不要过度卷入孩子的事情。有些父母在单位受到领导批评,回家拿孩子撒气;夫妻之间发生战火,把孩子拉进来评理;孩子交什么朋友、孩子做作业一定在旁边监督着,这些都是边界不清的表现。当家长对自己的角色划分清晰,掌控自己的生活就会井然有序;关系越简单,关系就越有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轻松做家长,孩子才有机会轻松学习,做好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