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两岁半了都不开口说话,到底是为啥?

2023-03-09 14:42:24

周洁清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关于语言能力,不同孩子间的个体差异非常大,有的宝贝不到两岁就可以说简单的句子了,有的宝贝快三岁了还单个字地往外蹦。看着别人的小宝贝咿咿呀呀地跟妈妈聊天,在看自己的宝贝,除了“爸”“妈”“奶”之外,啥都不说,自己可真着急呀!我的孩子难道有什么问题吗??以后会不会受欺负呀?会不会出现自闭症倾向呀?

有没有问题,歪歪兔早教这里真不能打包票地说有或没有。但如果宝宝除了不大说话之外,与家长的其他交流(如眼神、动作、有明确意义的哼哼等)都没有障碍的话,那宝贝的身心发展基本上不会有问题。

另外,由于大脑结构不同,女孩子的语言发展往往要比男孩子早一些。但这种差异在两岁半时就可以逐渐追平了。

如果这么说,家长们是不是就可以什么都不做,等待孩子自然开口说话呢?

其实并不是这样——1-2.5岁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而这一关键期如果细分,还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1.5岁:可以说出第一批词,通常是最熟悉的人物(妈妈、爸爸、奶奶等)、会运动的客体(球、汽车、狗狗)、熟悉的行为动作(抱抱、坐坐、再见等)熟悉的行为结果(烫、脏、疼等)。每个月只能增加1-3个词。

1.5-2岁:词汇增长的爆发期,许多儿童每周增加10-20个新词,因此儿童的语言空前活跃。当孩子掌握的词汇量达到200个左右时,就能说出“电报句”了。

2-2.5岁:一般可以说出极少的简单复合句,以后逐渐增加。三岁左右可以说出简单的完整句。

如果能及时抓住语言发展关键期,着重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将有助于2岁后宝贝的情绪理解能力、情商发展、社交能力等诸多方面。更多孩子语言关键期内容详见歪歪兔情智乐园父母用书《关键期早教指南》。

我们可以想象:在幼儿园里,有的孩子在玩小火车,彬彬和乐乐同时想玩。彬彬说不出话来,只好直接下手抢;而乐乐则开口说:“我有一个小飞机,我们换着玩好不好?”久而久之,小朋友们自然都喜欢跟乐乐玩,不愿和彬彬玩。

更不用说,彬彬因为经常抢玩具而被老师批评,久而久之,自信受损,影响性格……

原来语言发展这么重要呀!那宝妈们要怎么培养宝贝的语言能力呢?

简单来说,在0-1.5岁的词汇积累阶段,尽量让自己变得话唠起来。

举个例子:

宝宝看见桌上有个红彤彤的大苹果,于是一边哼哼一边指着苹果想要。

第一个妈妈直接把苹果给了宝宝,宝宝欢天喜地地拿去玩了。

第二个妈妈把苹果拿过来,蹲下,举着说:“宝贝,这个叫苹果。来,跟我一起念——苹——果——”等孩子勉强念出来后才给她。

第三个妈妈走过来,跟宝宝说:“宝宝,你要什么呀?是大鸭梨吗?(拿梨问,宝贝摇头)是香蕉吗?(拿梨问,宝贝摇头)是大苹果吗?(拿苹果问,宝贝点头)啊!原来是要苹果呀!(拿来苹果,蹲下)你看,这个苹果是什么样的呀?(依次指)红红的,圆圆的,上面有一个把,下面有一个小窝窝。(宝贝摸一摸苹果)哇!有些凉凉的!(递给宝宝)宝贝来闻一闻,大苹果是什么味道的呢?(宝贝闻)哇!真香呀!一定很好吃!宝贝想吃苹果吗?(宝贝点头)那就让妈妈先给大苹果洗个澡吧!要是不洗澡,吃了就要肚子疼(捂肚子)……(以下话唠内容略)”

这三个妈妈里面,毫无疑问第三个妈妈做得最好。因为她和宝宝有交流,有互动,建立了一个比较良好的语言环境,宝宝可以积累足够多的词汇。

那第二个妈妈有哪里做得不足呢?

答案揭晓:第二个妈妈做得太“教学”了。

对0-6岁的幼儿来说,“游戏”就是学习的过程,“好玩”就是一切,语言能力也应该在好玩的互动和游戏中潜移默化的进行。第二个妈妈把这项活动变成了硬性的教学,如果宝贝一时说不上来,反而容易产生压力,进而觉得无趣,就更加不爱开口说话了。

此外,有些妈妈不断给孩子指“这是铅笔、这是杯子、这是桌子、这是本子、这是苹果、这是香蕉……”快速地变换内容,没有留给宝贝理解和消化的时间,看起来妈妈很话唠,却没有话唠到“点子”上,也不会有太好的效果。

近年来,宝贝说话晚的现象正在慢慢增多,这其实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隔辈带娃的现象日趋增多,爷爷奶奶们往往更倾向于马上满足宝贝当下的需求,却并没有提供一个合适的语言环境;

另一方面,不少家庭喜欢给孩子放电视剧、动画片,或干脆让宝贝玩手机、平板电脑。虽说宝贝可以安静片刻,但只能单方面地输入信息而没有交流的过程,也没有出现口型、表情,孩子无法学习。这两者都有可能导致宝贝语言发展滞后。

因此,为了培养一个伶牙俐齿的宝贝,爸爸妈妈们,赶紧变得“话唠”起来吧!

孩子两岁半了都不开口说话,到底是为啥?是由歪歪兔早教整理编辑——歪歪兔情智乐园幼儿早教产品通过综合训练+亲子绘本+关键期早教指南+情智DVD,每月一套幼儿早教主题产品,从关键期的6大领域发展为重点,同时配合关键期的能力训练和各个阶段的行为习惯能力培养等相结合,培养宝宝好习惯好性格。

儿童保健健康指南
1岁宝宝痰多怎么排痰
  1岁宝宝痰多需根据具体原因进行排痰,可能与过敏性咳嗽、喉炎、支气管炎、咽炎、肺炎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适当喝水、应用药物等方法排痰。   1、过敏性咳嗽:容易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咳嗽、咳痰、痰液黏稠等表现。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酸特布他林片、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等药物治疗。   2、喉炎:导致喉部黏膜分泌大量黏液,形成痰液,若宝宝发病后出现喉咙痒、咳嗽、痰多等表现。对于痰多的宝宝,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咳化痰颗粒、小儿咳喘灵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3、支气管炎:受微生物感染、化学性刺激等因素的影响,导致1岁宝宝的健康受损,引起痰液多、喘息等表现。建议适当补充温开水,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治疗。   4、咽炎:一旦发病1岁宝宝出现咽部干燥、咽痛等表现,严重者出现痰多、咳嗽等不适感。可遵医嘱使用小儿咽扁颗粒、小儿清咽颗粒等药物治疗。   5、肺炎:在炎症刺激下影响肺部健康,发病后引起发热、咳嗽、咳痰等不适感。遵从医嘱服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小儿化痰止咳颗粒等药物治疗。   在宝宝的成长阶段做好预防工作,为其营造舒适的居室环境,一旦出现异常表现,应当迅速前往医院寻求帮助。...
宝宝背上出汗怎么回事
  宝宝背上出汗可能是剧烈运动、环境刺激、上呼吸道感染、缺钙、多汗症等原因导致的。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根据诊断结果配合专业医生治疗。   1、剧烈运动:如果宝宝做了比较剧烈的运动锻炼,可能会导致血液循环增加和毛孔扩张,容易出现出汗的表现,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不需要治疗。   2、环境刺激:如果环境温度较高,并且给宝宝穿的衣物比较厚,可能会导致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也会出现出汗的现象。需要根据温度的变化适当增减衣物。   3、上呼吸道感染:可能是病毒感染导致的,容易出现发热、出汗和食欲不振等表现。可以按照医生指示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或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药物治疗。   4、缺钙:可能是喂养不当导致的,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容易出现出汗、枕秃和睡眠不安等表现。可以听从医生建议使用牡蛎碳酸钙颗粒或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治疗。   5、多汗症:可能是遗传和感染导致的,常见的表现是全身或局部出汗异常增多。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硫酸溶液或醋酸铝溶液等药物治疗。   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注意个人卫生,也应做到劳逸结合。...
1岁宝宝能吃蛋白吗
  1岁宝宝可以适量吃些蛋白。建议去医院咨询医生和按照医生建议进行辅食调整。   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这些都是宝宝成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其次,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物质,也有助于免疫细胞的合成,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尤为重要,但在给宝宝喂食蛋白时,仍需多加注意。   这是因为1岁宝宝的消化系统虽已逐渐完善,可以有效地消化分解鸡蛋白中的营养物质,但宝宝的消化能力相对较弱,因而一次不宜喂食过多蛋白,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其次,部分宝宝可能对鸡蛋白过敏,食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皮疹、腹泻、腹痛等过敏反应。因此在首次给宝宝喂食蛋白时,应给予小量,并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如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喂食,并寻求医生的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便于宝宝消化和吞咽,蛋白应以柔软、易嚼碎的方式烹饪,如蒸蛋羹、蛋花汤等,避免给宝宝喂食过硬的煮鸡蛋白,导致宝宝噎着或消化不良。其次,家长还应注意宝宝的饮食均衡和多样化,并注意饮食卫生,以免宝宝摄入不洁食物而引发胃肠道疾病。...
2个月宝宝腋下体温多少正常
  2个月宝宝腋下体温一般是36℃-37.2℃是正常的,如果有异常的情况可以到医院进行检查。   2个月宝宝的身体代谢通常会相对比较快,在测量体温的时候,通常以腋下体温为准,正常的数值一般是36℃-37.2℃。在测量体温的时候一般可以使用水银体温计,可以将体温计甩到35℃以下,然后夹在腋下,一般需要加5分钟左右,可以读取体温计的结果。   2个月宝宝身体代谢比较快,容易出现基础体温偏高的情况,因此平时要注意做好护理措施,尽量不要给宝宝穿的太厚。...
1岁宝宝能吃猕猴桃吗
  1岁宝宝一般能吃猕猴桃,但要避免吃太多,如果有出现身体不适的现象,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1岁宝宝需要的营养物质会有所增加,单纯通过母乳喂养的方式,可能无法满足宝宝生长需求,所以要适当的添加一些辅食。猕猴桃当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碳水化合物以及钙、磷、铁等,并且富含膳食纤维,1岁宝宝适当的吃一些猕猴桃,能够补充身体营养,并且可以补充身体能量,促进宝宝身体发育,另外还可以促进胃肠蠕动,起到润肠通便的效果,减少宝宝出现便秘的情况。   1岁宝宝虽然可以吃猕猴桃,但宝宝胃肠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所以要控制食用量,如果吃太多,可能会增加胃肠道负担,从而引起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   平时要合理饮食,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但要减少肥肉、炸鸡等油腻食物的摄入。...
8个月宝宝能吃枇杷吗
  若8个月宝宝的胃肠功能良好,且不属于过敏体质,一般可以适量吃枇杷。如果胃肠功能较差,或对枇杷存在过敏反应,这种情况不宜吃。建议加强宝宝的护理,注意饮食调节,出现异常后立即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枇杷是一种水果,含有维生素、膳食纤维、镁等多种营养成分,适量吃能够为身体补充营养。如果8个月宝宝的胃肠功能良好,未出现腹痛、腹泻或大便不成型等表现,且自身对枇杷不过敏,这种情况可以适量吃枇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宝宝的食欲。   部分8个月宝宝的胃肠功能较差,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感,这种情况不建议吃枇杷,以免增加胃肠负担,加重腹痛不适感。对于过敏体质的8个月宝宝,也不建议吃枇杷,以免吃后引起呕吐、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   家长应当关注宝宝的成长变化,注意日常饮食调节,不宜进食辛辣、生冷及刺激性食物,以免进食不当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