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说宝宝便便有颗粒是好事,妈妈们信吗?

2023-01-08 17:54:43

王翠玲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一、宝宝便便颗粒,医生竟说是好事?

欣欣妈:“医生,我家宝宝刚出生10天,便便竟然有颗粒状的东西,怎么办?”

医生:很多家长看到宝宝便便里有颗粒就“如临大敌”,但其实,宝宝不拉稀,精神头儿较好,便便里稍带颗粒,不见得就一定是“生病”了。相反,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说不定是好事呢,留意观察就可以。

看到这里,很多宝妈不淡定了,神马情况,宝宝便便有颗粒居然是好事?

是的,如果新生宝宝的大便里看上去有种子似的颗粒状的东西,除此之外,宝宝精神饱满,吃得好睡得好,那么宝妈们不要担心。这些颗粒,可能是宝宝吸收了充足的母乳后,用不完的残余后乳,这说明母乳很充足,宝宝吸收的营养很好很充分。

二、便便有颗粒,宝妈该如何处理?

不同情况不同处理,下面我们就分“母乳宝宝”好“奶粉宝宝”来逐一介绍。

1.母乳宝宝拉奶瓣?宝妈这样做!

妈妈吃什么宝宝就吃什么,坐月子期间,宝妈大吃大喝大补,顿顿少不了鸡鸭鱼肉蛋,导致蛋白质过高,母乳中的脂肪含量较多,而这时候宝宝太小无法完全吸收,所以就会出现奶瓣。

因此,母乳喂养时,宝宝便便出现奶瓣,建议妈妈的饮食稍微控制下,增加营养的同时不要过于油腻否则小宝宝接受不了哦。

2.奶粉宝宝拉奶瓣,宝妈有高招!

和母乳喂养的宝宝相比较,配方奶的宝宝便便里更容易出现奶瓣,因为奶粉的比例怎么调,怎么冲,水温多高,都可能会导致宝宝消化不良拉奶瓣。

由于宝宝肠道发育不完善,消化能力弱,所以冲调奶粉的时候一定要严格的按照比例、水温来,也可以给宝宝换上小分子水解蛋白的配方奶粉,来改善宝宝对普通奶粉中的牛奶蛋白不消化的情况。

此外,不管是母乳宝宝还是奶粉宝宝,一旦出现消化不良,爸妈先不要着急,可以给宝宝多喝温水,按顺时针的方向给宝宝按摩肚子,这样会促进肠道的蠕动,是会有帮助宝宝能更好地拉大便的。

三、宝宝便便颜色多,各色意义大不同!

1.大便次数多、量少、绿色或黄绿色、含有透明丝状粘液、这就提示宝宝太饿了有可能是奶量不足导致的腹泻。

2.宝宝拉灰白色的大便,同时宝宝的白眼球和皮肤呈黄色,有可能是胆道梗阻或者是胆汁粘稠,需要尽快就医。

3.淡黄色糊糊状大便内含很多奶瓣,大便量和排便次数都比较多,可能是蛋白质、脂肪消化不良。

4.宝宝放屁次数多且奇丑难闻,大便黄褐色稀水样、带有奶瓣、有刺鼻的臭鸡蛋味,为蛋白质消化不良,不用过度担心。

5.大便柏油样黑色,可能是胃或消化道上部出血。服用治疗贫血的铁剂药物,也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6.大便带有鲜红的血丝,可能是大便干燥,或者是肛门周围皮肤皱裂。

7.大便为赤豆汤样,可能为出血性小肠炎,这种情况多发生于早产儿。

妈妈们如果发现自己的宝宝出现以上几种新生儿大便异常的症状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治疗。

四、按摩缓解促消化

推拿按摩,是中医常用的一种理疗方法,具有疏通经络,调整脏腑的作用。如果宝宝肠胃不好,家长在家可以学习几种推拿手法。

1.按摩宝宝掌心。宝妈们可以左手握住宝宝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婴儿抚触油,按摩宝宝掌心50-100次,顺、逆时都可以。

2.腹部按摩。让宝宝躺卧,以宝宝腹部肚脐为中心,作划圆运动。顺时针按摩一会后,逆时针也转一会。

3.足底按摩。可以用大拇指指腹按摩宝宝的涌泉穴,该穴在宝宝的脚心,按揉时,顺、逆时针都可以,揉3-6分钟即可。

【注意事项】

给宝宝做按摩的时候要注意,手法力度要自己好好把握,不要让宝宝觉得不舒服。

按摩时室内温度应在23摄氏度以上,每天推拿按摩约5-10分钟即可,不要过长,避免宝宝裸露着凉。

推拿按摩要注意不要在宝宝饭前空腹时或饭后立即进行,避免按压到宝宝肠胃。

儿童保健健康指南
1岁宝宝痰多怎么排痰
  1岁宝宝痰多需根据具体原因进行排痰,可能与过敏性咳嗽、喉炎、支气管炎、咽炎、肺炎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适当喝水、应用药物等方法排痰。   1、过敏性咳嗽:容易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咳嗽、咳痰、痰液黏稠等表现。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酸特布他林片、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等药物治疗。   2、喉炎:导致喉部黏膜分泌大量黏液,形成痰液,若宝宝发病后出现喉咙痒、咳嗽、痰多等表现。对于痰多的宝宝,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咳化痰颗粒、小儿咳喘灵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3、支气管炎:受微生物感染、化学性刺激等因素的影响,导致1岁宝宝的健康受损,引起痰液多、喘息等表现。建议适当补充温开水,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治疗。   4、咽炎:一旦发病1岁宝宝出现咽部干燥、咽痛等表现,严重者出现痰多、咳嗽等不适感。可遵医嘱使用小儿咽扁颗粒、小儿清咽颗粒等药物治疗。   5、肺炎:在炎症刺激下影响肺部健康,发病后引起发热、咳嗽、咳痰等不适感。遵从医嘱服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小儿化痰止咳颗粒等药物治疗。   在宝宝的成长阶段做好预防工作,为其营造舒适的居室环境,一旦出现异常表现,应当迅速前往医院寻求帮助。...
宝宝背上出汗怎么回事
  宝宝背上出汗可能是剧烈运动、环境刺激、上呼吸道感染、缺钙、多汗症等原因导致的。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根据诊断结果配合专业医生治疗。   1、剧烈运动:如果宝宝做了比较剧烈的运动锻炼,可能会导致血液循环增加和毛孔扩张,容易出现出汗的表现,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不需要治疗。   2、环境刺激:如果环境温度较高,并且给宝宝穿的衣物比较厚,可能会导致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也会出现出汗的现象。需要根据温度的变化适当增减衣物。   3、上呼吸道感染:可能是病毒感染导致的,容易出现发热、出汗和食欲不振等表现。可以按照医生指示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或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药物治疗。   4、缺钙:可能是喂养不当导致的,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容易出现出汗、枕秃和睡眠不安等表现。可以听从医生建议使用牡蛎碳酸钙颗粒或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治疗。   5、多汗症:可能是遗传和感染导致的,常见的表现是全身或局部出汗异常增多。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硫酸溶液或醋酸铝溶液等药物治疗。   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注意个人卫生,也应做到劳逸结合。...
1岁宝宝能吃蛋白吗
  1岁宝宝可以适量吃些蛋白。建议去医院咨询医生和按照医生建议进行辅食调整。   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这些都是宝宝成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其次,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物质,也有助于免疫细胞的合成,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尤为重要,但在给宝宝喂食蛋白时,仍需多加注意。   这是因为1岁宝宝的消化系统虽已逐渐完善,可以有效地消化分解鸡蛋白中的营养物质,但宝宝的消化能力相对较弱,因而一次不宜喂食过多蛋白,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其次,部分宝宝可能对鸡蛋白过敏,食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皮疹、腹泻、腹痛等过敏反应。因此在首次给宝宝喂食蛋白时,应给予小量,并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如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喂食,并寻求医生的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便于宝宝消化和吞咽,蛋白应以柔软、易嚼碎的方式烹饪,如蒸蛋羹、蛋花汤等,避免给宝宝喂食过硬的煮鸡蛋白,导致宝宝噎着或消化不良。其次,家长还应注意宝宝的饮食均衡和多样化,并注意饮食卫生,以免宝宝摄入不洁食物而引发胃肠道疾病。...
2个月宝宝腋下体温多少正常
  2个月宝宝腋下体温一般是36℃-37.2℃是正常的,如果有异常的情况可以到医院进行检查。   2个月宝宝的身体代谢通常会相对比较快,在测量体温的时候,通常以腋下体温为准,正常的数值一般是36℃-37.2℃。在测量体温的时候一般可以使用水银体温计,可以将体温计甩到35℃以下,然后夹在腋下,一般需要加5分钟左右,可以读取体温计的结果。   2个月宝宝身体代谢比较快,容易出现基础体温偏高的情况,因此平时要注意做好护理措施,尽量不要给宝宝穿的太厚。...
1岁宝宝能吃猕猴桃吗
  1岁宝宝一般能吃猕猴桃,但要避免吃太多,如果有出现身体不适的现象,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1岁宝宝需要的营养物质会有所增加,单纯通过母乳喂养的方式,可能无法满足宝宝生长需求,所以要适当的添加一些辅食。猕猴桃当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碳水化合物以及钙、磷、铁等,并且富含膳食纤维,1岁宝宝适当的吃一些猕猴桃,能够补充身体营养,并且可以补充身体能量,促进宝宝身体发育,另外还可以促进胃肠蠕动,起到润肠通便的效果,减少宝宝出现便秘的情况。   1岁宝宝虽然可以吃猕猴桃,但宝宝胃肠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所以要控制食用量,如果吃太多,可能会增加胃肠道负担,从而引起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   平时要合理饮食,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但要减少肥肉、炸鸡等油腻食物的摄入。...
8个月宝宝能吃枇杷吗
  若8个月宝宝的胃肠功能良好,且不属于过敏体质,一般可以适量吃枇杷。如果胃肠功能较差,或对枇杷存在过敏反应,这种情况不宜吃。建议加强宝宝的护理,注意饮食调节,出现异常后立即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枇杷是一种水果,含有维生素、膳食纤维、镁等多种营养成分,适量吃能够为身体补充营养。如果8个月宝宝的胃肠功能良好,未出现腹痛、腹泻或大便不成型等表现,且自身对枇杷不过敏,这种情况可以适量吃枇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宝宝的食欲。   部分8个月宝宝的胃肠功能较差,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感,这种情况不建议吃枇杷,以免增加胃肠负担,加重腹痛不适感。对于过敏体质的8个月宝宝,也不建议吃枇杷,以免吃后引起呕吐、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   家长应当关注宝宝的成长变化,注意日常饮食调节,不宜进食辛辣、生冷及刺激性食物,以免进食不当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