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梁有青筋的宝宝更易患呼吸系统疾病!家长们要注意

2023-03-20 08:04:36

周洁清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上周末小编坐地铁的时候,身边有几个小孩,可能是家长们领着出去郊游比较兴奋,一路上又是唱歌又是哈哈笑的,成功引起了小编的注意,仔细一观察小编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事情,4个孩子中2个孩子鼻梁上有青筋。

以前总听老人们说:“青筋过鼻梁,无事哭三场”,鼻梁有青筋的孩子不好带。到底为什么孩子鼻梁会有青筋?青筋宝宝和其他宝宝有什么区别?且听小编慢慢道来......

鼻梁为什么会有青筋呢?

青筋其实就是人体的静脉血管,主要任务是把血液送回心脏。西医认为孩子鼻梁青筋明显是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管内压力增高,青筋就会在人体表面突起曲张。

中医中这种青筋一般提示体内有血瘀,说白了就是身体内有积滞,体内的循环受堵,人体循环不能通常的进行,所以青筋显于外。

两眼之间,是鼻子的起点,也叫做“山根”。它又称“健康宫”,反映人体的健康和体质。如果山根浮现青筋,提醒你身体出现问题了。

青筋宝宝和其他宝宝的区别?

青筋宝宝相较于其他宝宝,更容易患呼吸系统疾病。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曾将150多个婴儿分为两组,一组是青筋宝宝,一组是普通宝宝,对他们进行了长达3年的观察。发现青筋宝宝患感冒及气管炎的概率明显高于无青筋的宝宝。实验又分别对总反复感冒的孩子,和患有哮喘的孩子进行了长期观察,这些孩子鼻根部有青筋的比例很高,约占60%。其中,哮喘患儿鼻根青筋显现率更是达到7O%。

为了进一步证实中医认为青筋外显是体内血瘀的表现,他们对青筋宝宝的免疫功能、血小板聚集功能等进行了检验。查验结果表明,有青筋的宝宝免疫功能明显底下,而且青筋宝宝的血小板聚集功能(一种能反映血瘀证的实验室检查)明显异常,有血瘀证的表现。

所以对待青筋宝宝,需要家长们更加的细心呵护。

青筋的形状颜色意为着什么?

孩子鼻梁上的青筋形状很多样,大部分是横着的,也有竖着的还有些是分叉的,其实青筋的形状没什么考究。不过青筋颜色的深浅能说明一些问题。当孩子生病的时候青筋颜色会是深青色,病情有所好转的时候青筋颜色会慢慢变浅。孩子哭闹的时候,青筋颜色也会有所变化。 有种情况家长们需要注意:孩子出生时并没有青筋现象,但是后天出现青筋,这可能是孩子身体所传达的信号——身体内出现积滞了。

如何消退宝宝的青筋呢?

宝宝鼻梁有青筋易患哮喘,反复感冒,免疫力差。说明身体内有积滞,是脾胃虚弱的表现。想要消退宝宝的青筋当务之急就是调理好宝宝脾胃,疏通体内的积滞。我们可以通过小儿推拿的方法,通过消积、通滞、化瘀、行气、活血来帮助孩子消退青筋。下面就为大家奉上青筋调理的推拿方。

青筋调理方:

揉小天心180次+补脾180次+清胃300次+揉二马300次+顺八卦180次+推四横纹180次+揉合谷200次+按压血海200次+揉三阴交200次+揉太冲200次+捏脊5次

推拿方一周可做2~3次,详细的动图操作示范可点击这里观看。

通过坚持推拿,孩子脾胃运化功能增强,积滞慢慢疏通,脾胃强健。因为脾土生肺金,孩子脾胃变强自然肺功能跟着增强,从而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大大降低。

儿童保健健康指南
1岁宝宝痰多怎么排痰
  1岁宝宝痰多需根据具体原因进行排痰,可能与过敏性咳嗽、喉炎、支气管炎、咽炎、肺炎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适当喝水、应用药物等方法排痰。   1、过敏性咳嗽:容易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咳嗽、咳痰、痰液黏稠等表现。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酸特布他林片、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等药物治疗。   2、喉炎:导致喉部黏膜分泌大量黏液,形成痰液,若宝宝发病后出现喉咙痒、咳嗽、痰多等表现。对于痰多的宝宝,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咳化痰颗粒、小儿咳喘灵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3、支气管炎:受微生物感染、化学性刺激等因素的影响,导致1岁宝宝的健康受损,引起痰液多、喘息等表现。建议适当补充温开水,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治疗。   4、咽炎:一旦发病1岁宝宝出现咽部干燥、咽痛等表现,严重者出现痰多、咳嗽等不适感。可遵医嘱使用小儿咽扁颗粒、小儿清咽颗粒等药物治疗。   5、肺炎:在炎症刺激下影响肺部健康,发病后引起发热、咳嗽、咳痰等不适感。遵从医嘱服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小儿化痰止咳颗粒等药物治疗。   在宝宝的成长阶段做好预防工作,为其营造舒适的居室环境,一旦出现异常表现,应当迅速前往医院寻求帮助。...
宝宝背上出汗怎么回事
  宝宝背上出汗可能是剧烈运动、环境刺激、上呼吸道感染、缺钙、多汗症等原因导致的。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根据诊断结果配合专业医生治疗。   1、剧烈运动:如果宝宝做了比较剧烈的运动锻炼,可能会导致血液循环增加和毛孔扩张,容易出现出汗的表现,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不需要治疗。   2、环境刺激:如果环境温度较高,并且给宝宝穿的衣物比较厚,可能会导致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也会出现出汗的现象。需要根据温度的变化适当增减衣物。   3、上呼吸道感染:可能是病毒感染导致的,容易出现发热、出汗和食欲不振等表现。可以按照医生指示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或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药物治疗。   4、缺钙:可能是喂养不当导致的,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容易出现出汗、枕秃和睡眠不安等表现。可以听从医生建议使用牡蛎碳酸钙颗粒或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治疗。   5、多汗症:可能是遗传和感染导致的,常见的表现是全身或局部出汗异常增多。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硫酸溶液或醋酸铝溶液等药物治疗。   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注意个人卫生,也应做到劳逸结合。...
1岁宝宝能吃蛋白吗
  1岁宝宝可以适量吃些蛋白。建议去医院咨询医生和按照医生建议进行辅食调整。   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这些都是宝宝成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其次,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物质,也有助于免疫细胞的合成,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尤为重要,但在给宝宝喂食蛋白时,仍需多加注意。   这是因为1岁宝宝的消化系统虽已逐渐完善,可以有效地消化分解鸡蛋白中的营养物质,但宝宝的消化能力相对较弱,因而一次不宜喂食过多蛋白,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其次,部分宝宝可能对鸡蛋白过敏,食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皮疹、腹泻、腹痛等过敏反应。因此在首次给宝宝喂食蛋白时,应给予小量,并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如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喂食,并寻求医生的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便于宝宝消化和吞咽,蛋白应以柔软、易嚼碎的方式烹饪,如蒸蛋羹、蛋花汤等,避免给宝宝喂食过硬的煮鸡蛋白,导致宝宝噎着或消化不良。其次,家长还应注意宝宝的饮食均衡和多样化,并注意饮食卫生,以免宝宝摄入不洁食物而引发胃肠道疾病。...
2个月宝宝腋下体温多少正常
  2个月宝宝腋下体温一般是36℃-37.2℃是正常的,如果有异常的情况可以到医院进行检查。   2个月宝宝的身体代谢通常会相对比较快,在测量体温的时候,通常以腋下体温为准,正常的数值一般是36℃-37.2℃。在测量体温的时候一般可以使用水银体温计,可以将体温计甩到35℃以下,然后夹在腋下,一般需要加5分钟左右,可以读取体温计的结果。   2个月宝宝身体代谢比较快,容易出现基础体温偏高的情况,因此平时要注意做好护理措施,尽量不要给宝宝穿的太厚。...
1岁宝宝能吃猕猴桃吗
  1岁宝宝一般能吃猕猴桃,但要避免吃太多,如果有出现身体不适的现象,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1岁宝宝需要的营养物质会有所增加,单纯通过母乳喂养的方式,可能无法满足宝宝生长需求,所以要适当的添加一些辅食。猕猴桃当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碳水化合物以及钙、磷、铁等,并且富含膳食纤维,1岁宝宝适当的吃一些猕猴桃,能够补充身体营养,并且可以补充身体能量,促进宝宝身体发育,另外还可以促进胃肠蠕动,起到润肠通便的效果,减少宝宝出现便秘的情况。   1岁宝宝虽然可以吃猕猴桃,但宝宝胃肠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所以要控制食用量,如果吃太多,可能会增加胃肠道负担,从而引起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   平时要合理饮食,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但要减少肥肉、炸鸡等油腻食物的摄入。...
8个月宝宝能吃枇杷吗
  若8个月宝宝的胃肠功能良好,且不属于过敏体质,一般可以适量吃枇杷。如果胃肠功能较差,或对枇杷存在过敏反应,这种情况不宜吃。建议加强宝宝的护理,注意饮食调节,出现异常后立即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枇杷是一种水果,含有维生素、膳食纤维、镁等多种营养成分,适量吃能够为身体补充营养。如果8个月宝宝的胃肠功能良好,未出现腹痛、腹泻或大便不成型等表现,且自身对枇杷不过敏,这种情况可以适量吃枇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宝宝的食欲。   部分8个月宝宝的胃肠功能较差,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感,这种情况不建议吃枇杷,以免增加胃肠负担,加重腹痛不适感。对于过敏体质的8个月宝宝,也不建议吃枇杷,以免吃后引起呕吐、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   家长应当关注宝宝的成长变化,注意日常饮食调节,不宜进食辛辣、生冷及刺激性食物,以免进食不当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