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2 23:50:38
很多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接回家后经常听到妈妈会这样说:宝宝睡觉容易惊醒而且还总是喜欢憋气、涨的小脸红红的,每天都喜欢哼哼唧唧,有时候还经常使劲,双臂抖动。好像很痛苦的样子,我们大人也被搞得很痛苦24小时任何一个时间都可能会惊醒!我们怎么办?到底宝宝怎么了?是肌张力高吗?是缺钙表现吗?是窒息挣扎吗?是脑损伤了吗?是有疾病了吗?让我们来分析分析宝宝这些情况都是怎么了?
首先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生理状态,一般造成这些问题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一)神经系统发育还不成熟
新生儿以前在母体内受到子宫、羊水的保护,一直蜷缩在那里安稳的生长。但是出生后立刻受到外界环境所带来的刺激,所有的感知觉器官需要接受新的挑战。
而这些挑战所带来的刺激往往都是被传导给大脑神经,加上脑神经系统的反馈等作用都不足够成熟,所以小婴儿需要有一个逐步适应环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胃肠道的咕噜声,隔壁家小猫的叫声,窗外风吹的呜呜声,空调的空气对流接触皮肤,走路时楼板的轻微震动,室内及自己身体温度的变化,这些可能都会在小婴儿的感知世界里被放大。所以我们不要太紧张,长大一些后这些情况就会逐渐的消失。
当然我们也不要刻意的去消除这些环境,如果失去了这些自然生活环境刺激,刻意的对宝宝进行“超级家居”的保护反而会让宝宝的适应周期加长神经变得更敏感。如果是早产儿,这一过程可能会更久一些。
(二)消化系统不成熟
小宝宝出生后,首先有很强烈的进食需求由于不再通过脐带进行直接的营养供给所以这一过程也需要一个适应的周期。在小婴儿出生后的前三个月是出生后生长最为快速的时段。
吃得多,拉得勤,长的快是这个阶段特点,因此胃肠道的负担还是蛮重的。所以经常会看到宝宝肚子咕噜咕噜的叫,而且还会使劲、扭动身体也都和这个过程有关系,而使劲的时候喜欢憋气,小脸涨的红红的也是正常的。
(三)深睡、浅睡期的转换
小宝宝的睡眠周期较短转换周期较快,头三个月的很多小宝宝会在20-45分钟就转换一次,在睡眠周期转换过程中也会造成哼唧、使劲、哭闹等。就如同大人夜里也会伸懒腰,滚动身体甚至打哈欠一般这些随着月龄的增大情况会越来越好,睡的也越来越长。
(四)生长的很快
头三个月,宝宝往往体重可以翻一倍以上身长也会比出生时长20%以上可想而知,几乎每天骨骼、筋脉、肌肉、皮肤都在快速生长,宝宝需要不断地伸展来解除这个过程中的不适这也是造成了喜欢使劲、扭动的表现有时候这些问题也正说明你宝宝发育的很好、很快。
(五)喂养和护理
不要一次喂得太多,尤其是奶瓶喂养的宝宝,吃的过多会撑着,造成较重的胃肠负担让孩子的消化系统始终得不到休息也会造成孩子易闹、使劲等情况不当的家庭护理,比如穿的过多、过厚室内温度和湿度不适(一般为26°C/55%)孩子睡眠时后背始终有汗也会造成睡眠质量不高,并且容易哭闹惊醒等,即使说这些情况都是正常的妈妈们还是很紧张毕竟头三个月,刚生产完的妈妈也需要好好休息
整夜整夜的照顾宝宝也让妈妈精神疲惫不堪怎么破?
可以尝试以下办法,减少这些情况的发生频次
● 袋鼠育儿法(skin to skin)
与宝宝直接肌肤相贴其温度和心跳都可以很好地让宝宝安稳下来尤其是妈妈的心跳,是宝宝在胎儿时每时每刻所听到的最熟悉的声音尤其是在宝宝出生后的头三个月这种肌肤对肌肤的拥抱养育还会促进亲子感情、稳定宝宝情绪降低妈妈产后焦虑促进泌乳的产生、保持母乳喂养均有非常重大的好处不仅如此,在妈妈疲劳时爸爸也可以替代妈妈做袋鼠育儿双胞胎也不在话下哦~
●上肢包裹法
有一种传统育儿,叫做蜡烛包这个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是有害的我们不赞成任何情况、任何形式下使用蜡烛包但是对于睡眠时惊吓频繁,抖动、哭闹过于频繁的孩子我们可以适当的对双臂和上身做轻轻的包裹使宝宝在惊吓时不会过度肢体反应从而产生新的刺激而直接觉醒、大声哭闹操作方法也很简单可以用一些专用的小睡袋也可以用小被子轻轻包裹宝宝上身使双臂在被子里(双腿切勿束缚)等到宝宝觉醒后可以及时的将双臂释放出来活动活动比如做做上肢婴儿操等这种方法可以缓解大部分孩子睡觉状态下手臂舞动、惊吓所产生的觉醒哭闹
●调整饮食和营养摄入
母乳喂养的宝宝比奶粉喂养的宝宝发生这些情况的频率要更低,程度要轻原因就是因为母乳更容易消化对胃肠道的负担更小,并且母乳中含有大量活性物和各种酶可以极好的保护宝宝并主动帮助分解食物而奶粉这些则做不到,妈妈应该尽量以母乳为主,减少奶粉对胃肠道的消化负担同时应该及时补充维生素D3促进奶液中的钙质吸收让宝宝发育的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