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几岁会说话才正常呢?  

2023-04-24 17:55:01

卫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有些家长会问:「我的孩子两足岁了,都还不会讲话,怎么办﹖」「都已经三岁了,还只会叫爸爸、妈妈」「我的孩子都听得懂,就是不开口讲话」。到底儿童要几岁开口说话﹖三岁的小孩该会使用多少的语言,才算正常﹖是什么原因造成儿童语言发展迟缓﹖如果孩子真的语言迟缓,家长又该如何教育呢﹖

一般的儿童语言发展

根据以往的研究与观察,我们发现一般的儿童语言发展有其一定的顺序,首先是

a、其实宝宝出生时的哇哇大哭,代表他第一次进入开始“说话”表达清晰了。开始,他是用舌头、嘴唇、上颚和任何新长的牙齿来发出声音,头一两个月是“哦”和“啊”,不久之后,就能咿咿呀呀了。

b、4—5个月大的时候,宝宝可能偶尔会蹦出第一声“妈妈”或“爸爸”来,虽然肯定会让你无比激动,但他还没有真正把这些词和你们联系起来。这要到他大约1岁左右才能做到。

c、6—9个月宝宝的会说的话更多了。当他喃喃自语或发音时,听上去好像有意义了。这是因为他在使用跟你说话时类似的语调和语气了。给宝宝读书来鼓励他的牙牙学语。

d、12—17个月宝宝可以使用一两个词了,而且知道它们的含义。他甚至会练习变换声调,在提问题时,把语调升高,比如宝宝想要人抱的时候说:‘抱不?’。他渐渐地意识到说话的重要性,以及语言在表达他的需要方面具备的强大力量。

e、18个月大后,随着肢体动作的成熟,幼儿可以配合着手脚功能一起玩声音的游戏,如:一面玩车、一面发叭!叭!。此时大概可利用十至二十个有意义的字来进行多方面的沟通。

d、两岁的幼儿开始重复大人说的话,直至约两岁半时逐渐消失。

g、鹦鹉式学语后减少后,幼儿开始与大人真正的对话,并随着年龄的增加与经验的累积,语言能力也急速增加,但由于字汇的缺乏,却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有时幼儿便出现发展性的口吃,但只要父母有耐心,同时使用简短易懂的字眼和不疾不徐的说话速度,以轻松的态度面对,给予幼儿一个好的典范,一般来说,七岁以前讲话不流利仍算是正常的范围。

语言发展迟缓的总要界标

每个孩子语言发展的速度略有不同,虽然如此,但仍有一些重要的参考界标,来订定是否有可能语言发展迟缓:

(一)至两岁仍无任何语汇出现。

(二)至三岁仍无任何句子出现。

(三)三岁以后说话模糊不清难以理解。

(四)五岁以后,句子仍常有错误。

(五)越长大越不说话。遇到这些状况时,最好早日寻找专家协助诊断和订定教育计划。

语言发展迟缓的原因

原因相当的复杂,主要有下列几项:

(一)听觉障碍。

(二)神经或大脑伤害。

(三)情绪障碍,如自闭症儿童。

(四)环境剥夺,如父母无暇与幼儿互动或过分溺爱,没有让幼儿学习用语言表达需求的机会。

(五)智能不足所表现的语言发展迟缓。

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语言发展迟缓的小朋友需要的不只是几节课的训练,而是教育,是一个经年累月的培育态度,并且重要的是要有愉快且具刺激诱发的学习气氛,才能有效的增进幼儿语言发展。加强教育的方法可以有下列几个方向:

(一)建立听觉学习:鼓励幼儿注意声音刺激,尤其是听能损伤的幼儿。

(二)发展语言能力(理解认知):认知理解能力永远早于语言表达,因此利用每一时机多跟小朋友「说」「说」事物,并可自然的改变姿势与幼儿面对面互动,但不要勉强孩子站在你面前听你说话,因为这对他来说是无趣而且难以控制的事。

(三)鼓励发声:当幼儿有能力模仿发声时,要求他必须适当的模仿出声,才满足他的需求,使其了解语言工具对他意愿满足的重要性。而当幼儿开始模仿发声时,不管对错,只要其愿意尝试,我们都要鼓励,即使只是口头赞美,都是使其愿意继续学习的动机。

(四)模仿动作与发音:最有效的是「玩」声音,例如:玩火车游戏,一边摆动双手,一边发出鸣……七恰七恰;或是模仿动物叫声。重点是要用「玩」的态度,才能吸引幼儿学习模仿。

(五)口腔动作:这是针对一些在生理上有特殊障碍的小朋友,分别对其呼吸(如:练习吹气)、唇(如闭唇亲亲)、舌(上下左右外内动)、下颚(大口咀嚼饼干)等做动作练习,以加强说话所需的口腔功能。

虽然我们期待每一个幼儿都能与我们好好的进行语言沟通,但是,有一些小天使因为不可抗拒的原因,如智力严重不足或口腔动作限制,不能用一般语言与我们沟通,这个时候,基本的非口语沟通技巧,如手势。以及辅助性工具,变成了另一项选择。总而言之,语言的最终目的是沟通,因此只要能达到此目的,使用的方法,就要靠我们的智慧与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