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3 19:32:41
有的爸妈可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小儿的耳后、颈部,颌下、太腿根部等处,有时能摸到一些大小不等的疙瘩,还能在皮下滑动。抱着孩子到医院,急忙询问大夫孩子到底长了什么,爸妈们可能不认识这些疙瘩。但医生跟这些“新朋友”却是很熟悉,他们就是我要给你们介绍的淋巴结。
人体中有我们熟悉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还有我们不太熟悉的淋巴系统,而淋巴系统中重要的成员之一就是淋巴结。
首先,带你们去参观一个人体城堡,这个城堡很复杂,但却井然有序地运转着。大脑是整个城堡的司令部,指挥着各个系统正常的运转。淋巴系统是这个人体城堡的保安系统,淋巴结就是保卫城堡的士兵,分布在城堡的各个部位。全身有450~700个淋巴结,他们大小不等,主要功能是阻拦和吞噬病菌,防止病变蔓延。正常情况下,淋巴结是摸不到的,但是它们时刻做好战斗的准备,当有病原菌入侵的时候,他们就会挺身而出,保卫城堡。在和病原菌激烈斗争时,淋巴结会肿大,能摸得到,这时往往伴有疼痛。
淋巴结肿大是机体正常的反应,家长先不要慌张啊。
宝宝淋巴结的特点
再给大家介绍一下宝宝的淋巴结与成人有什么不同。
正常的孩子也可以摸到淋巴结: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幼儿,淋巴系统尚处于发育旺盛阶段,其皮肤和浅表淋巴结周围组织很娇嫩、柔软。正常情况下,比较暴露的部位的皮肤下,如颈部、耳后及颌下等部位,可以摸到几个散在的淋巴结,不痛不痒,容易滑动,这是生理现象,并非疾病,无需治疗。当孩子过了青春期后,绝大多数正常淋巴结会自然缩小而不明显。
不需要处理的淋巴结肿大:如果同一部位反复发生感染。可使同一淋巴结反复肿大,其结果可能是感染已经治愈。而肿大的淋巴结却不会完全恢复正常,甚至可成为终身肿大的一个较硬的疙瘩。这种可触及的淋巴结并不表示有感染,也不需要特殊处理。
1岁宝宝的淋巴特点:淋巴系统在1岁以内发育虽然很快,但它的屏障防御功能仍较差,对感染不容易控制,所以遇有感染就容易扩散,甚至造成败血症。到1岁末时,淋巴系统发育已比较成熟,开始能把入侵的细菌包围于局部的淋巴结中,并将其消灭。使感染不致扩散。如1岁末的孩子常见扁桃体炎或扁桃体化脓。就是淋巴组织使感染局限化的表现。 给家长的提示
扁桃体也是类似于淋巴结的淋巴组织,所以要严格审查是否需娶手术,不要轻易给孩子去掉一个人体卫士啊。
淋巴结的作用
在一些异常情况下,淋巴结也会发生异常肿大。由于淋巴结能制造血液中的淋巴细胞,而这些淋巴细胞有防御细菌的作用,就像士兵用打出的子弹消灭敌人一样。
当临近的组织或器官遭受细菌袭击时,淋巴结本身消灭细菌、阻止细菌向外扩散,其结果是这些淋巴结本身就肿大起来,可以用手摸到,并有疼痛或触痛感。所以,可以从淋巴结肿大的部位来推测细菌引起的感染病灶所在的地方,一般会在肿大淋巴结的周围。
给家长的提示
在淋巴结发生肿大时,要避免过多触摸,以免刺激淋巴组织增殖,引起感染扩散或转移。
淋巴结肿大的原因
颈部触摸到淋巴结很常见,它可以是正常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正常的淋巴结直径为0.2~0.5厘米,质地柔软,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如果淋巴结直径大干0.5厘米,则属于淋巴结肿大。如果淋巴结肿大超过黄豆大小,单个或成串状,触摸时孩子会哭闹或叫痛,家长应该重视,最好找医生诊断,以确定原因及是否需要治疗。
慢性的局部炎症如扁桃体炎、咽炎,牙周炎、中耳炎等,都可以引起下颌下、枕部和耳后淋巴结肿大。这些属于细菌感染。
一些传染病如麻疹、风疹和水痘在发病时,全身各浅表部位能摸到肿大的淋巴结,这些属于病毒感染。
感染结核杆菌后,小儿也会有颈部、耳后与颌下的淋巴结肿大和疼痛,同时还伴有低热、盗汗和消瘦等表现。
给家长的提示
如果遇到较长时间的淋巴结肿大,或者伴有其他伴随症状,一定要到医院及时就诊啊。
发现淋巴结肿大怎么办?
首先要看小朋友的全身情况如何。
同时检查一下淋巴结的部位、大小、能不能移动以及压上去痛不痛。 观察一下体温有没有改变。 淋巴结是否在继续增大。 如果全身情况很好,小孩很活泼,不发热,胃口也很好,体重在增加,面色正常,那就可以放心了。
如果肿大的淋巴结只限于枕部、耳后、颈部与颔下,可以活动,没有压痛,开始发现于感冒或附近有皮肤感染等状况下,只需把病因治好。平时注意营养,增强体质,并注意预防感冒或其他感染。
给家长的提示
尽管小宝宝们身体里都有众多淋巴结卫士,具有一定的抗感染能力,但是这能力终归还是有限的,所以当宝宝生病时,家长需要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