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5 08:12:11
疝气的形成和患儿的体质有着很大的关系。疝气病是由于小孩发育不健全,经常啼哭,腹腔内产生负压,导致腹腔内气压增大,迫使腹腔内的游离脏器如:小肠、盲肠、大网膜、膀胱、卵巢、输卵管等脏器见孔就钻,那么宝宝疝气应该怎么推上去呢?
1.揉捣小天心5分钟
位置:在掌根,大小鱼际交接之凹陷中。
手法:1.用拇指甲掐揉之,称掐揉小天心。
2.捣小天心是用食指或中指微曲,以指尖或指间关节捣之 。
作用:清热、镇静、利尿、明目、惊风抽搐、夜啼、目斜视、目赤痛、烦躁不安、小便赤涩、疹痘欲出不透等。
2.平肝2分钟
手法:自食指指根推向指尖,次数5-10分钟 。
作用:清肺平肝
3.推补肾经2分钟
位置:小指末节罗纹面。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作用:沿着小指从指根一直推到指尖,推100~300次。
4.推补脾经2分钟
位置:拇指末节螺纹面。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将小儿拇指屈曲,沿着拇指的侧面从指间一直推到指根,推100~300次。
5.清小肠2分钟
位置:在小指尺侧(外侧)边缘,自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线。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作用:从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清,称清小肠;反之则为补,称补小肠。补小肠和清小肠统称为推小肠,此处为清小肠,推100~300次。
6.揉二马 2分钟
位置:位置在手背小指及无名指掌指关节后陷中
手法: 二马穴的主要操作方法掐、揉二种方法。 掐二马穴,既用拇指指甲重按二马穴,以不刺破皮肤为宜。一般掐5~10次。 揉二马穴,用拇指指端紧紧附着于穴位上作和缓回转的按抚动作。
作用:滋阴补肾,顺气散结,清神,利水通淋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