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摔跤头碰个大包怎么办

2022-10-19 15:47:17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小孩子喜欢上蹿下跳,难免有个磕磕碰碰的,家长也不甚在意。可是任谁都知道,孩子摔到头不是小事,轻则鼓起一个大包,重则流了满头的血,严重的昏过去都是有的。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该怎么办呢?马上带孩子上医院,抑或自己先进行急救?摔成什么样子是危急情况呢?

头部摔伤、撞伤,由轻到重依次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和脑损伤。不同损伤表现不一。其中,脑损伤患者常表现为头疼、呕吐、烦躁不安、手脚不动甚至昏迷,一定要赶快到医院就诊,以免导致生命危险。而对没有出现上述症状的孩子,在摔伤后的一段时间内也应细心观察,若由清醒状态慢慢变得嗜睡,也是脑损伤的一个提示,要立即救治。

症状1:头皮鼓起红色的大包,或头皮下从前到后肿胀,可摸到软囊,有波动感。

陆永建教授表示,以上均提示头皮损伤。前者为头皮血肿,可以自行处理,早期进行冷敷,让血管收缩,减少出血,过了24小时后再做热敷,促进淤血吸收。但血肿若有5-6厘米大,上述处理则效果不佳,患者须到医院抽掉部分淤血。后者为帽状腱膜下血肿,一般要进行穿刺抽吸,然后加压后包扎,这些都得靠医生操作,所以要及时就医。

症状2:头上有明显的破口,鲜血直流。

陆永建指出,有的孩子头部摔伤或撞伤后满头满脸都是血,看上去很可怕,其实不用太过惊慌。出血说明头皮有裂伤,一般是摔倒时头碰上尖锐的东西如钉子、桌角所致,此时可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压住出血口,然后到医院缝合即可。但切忌什么都不做,就这么让血一直流,当出血量超过300ml,就可能导致出血性休克。

症状3:头骨有明显凹陷。

属于颅骨骨折的一种表现。这类骨折可能会压迫大脑造成损害,比如压迫运动区导致偏瘫,一定要尽快到医院处理。凹陷的深度若太大,有可能要做开颅手术整复颅骨 。陆永建说,颅骨骨折还有一类叫线性骨折,即头骨裂开一条线,由于不负重,不会表现出明显症状,只有通过拍X光片或CT才能发现。这类骨折虽然多数不需要太多处理,但也要警惕骨折经过大血管造成颅内血肿,带来其他的伤害。

症状4:头疼,遗忘,呕吐,烦躁不安,手脚不动,不会说话,甚至昏迷。

出现以上症状,十有八九都是脑损伤。原发性脑损伤根据轻重程度分为脑震荡和脑挫裂伤。脑震荡患者一般大脑结构没有多大改变,只是一过性的功能障碍(不超过30分钟),比如意识改变,摔了头后人变傻傻的,叫他反应很慢,也不会说话,还可能出现一段时间的记忆缺失,严重的会短暂昏迷。而脑挫裂伤则多表现为长时间昏迷,可以有偏瘫、失语、癫痫等合并症出现。颅骨骨折和脑挫裂伤往往会继发颅内血肿,患者不一定会马上昏迷,但会表现为头疼、呕吐、烦躁不安、手脚不动等症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否则,血肿超过30ml将危及生命,要施行开颅手术才能救治。

儿童保健健康指南
1岁宝宝痰多怎么排痰
  1岁宝宝痰多需根据具体原因进行排痰,可能与过敏性咳嗽、喉炎、支气管炎、咽炎、肺炎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适当喝水、应用药物等方法排痰。   1、过敏性咳嗽:容易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咳嗽、咳痰、痰液黏稠等表现。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酸特布他林片、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等药物治疗。   2、喉炎:导致喉部黏膜分泌大量黏液,形成痰液,若宝宝发病后出现喉咙痒、咳嗽、痰多等表现。对于痰多的宝宝,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咳化痰颗粒、小儿咳喘灵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3、支气管炎:受微生物感染、化学性刺激等因素的影响,导致1岁宝宝的健康受损,引起痰液多、喘息等表现。建议适当补充温开水,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治疗。   4、咽炎:一旦发病1岁宝宝出现咽部干燥、咽痛等表现,严重者出现痰多、咳嗽等不适感。可遵医嘱使用小儿咽扁颗粒、小儿清咽颗粒等药物治疗。   5、肺炎:在炎症刺激下影响肺部健康,发病后引起发热、咳嗽、咳痰等不适感。遵从医嘱服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小儿化痰止咳颗粒等药物治疗。   在宝宝的成长阶段做好预防工作,为其营造舒适的居室环境,一旦出现异常表现,应当迅速前往医院寻求帮助。...
宝宝背上出汗怎么回事
  宝宝背上出汗可能是剧烈运动、环境刺激、上呼吸道感染、缺钙、多汗症等原因导致的。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根据诊断结果配合专业医生治疗。   1、剧烈运动:如果宝宝做了比较剧烈的运动锻炼,可能会导致血液循环增加和毛孔扩张,容易出现出汗的表现,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不需要治疗。   2、环境刺激:如果环境温度较高,并且给宝宝穿的衣物比较厚,可能会导致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也会出现出汗的现象。需要根据温度的变化适当增减衣物。   3、上呼吸道感染:可能是病毒感染导致的,容易出现发热、出汗和食欲不振等表现。可以按照医生指示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或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药物治疗。   4、缺钙:可能是喂养不当导致的,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容易出现出汗、枕秃和睡眠不安等表现。可以听从医生建议使用牡蛎碳酸钙颗粒或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治疗。   5、多汗症:可能是遗传和感染导致的,常见的表现是全身或局部出汗异常增多。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硫酸溶液或醋酸铝溶液等药物治疗。   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注意个人卫生,也应做到劳逸结合。...
1岁宝宝能吃蛋白吗
  1岁宝宝可以适量吃些蛋白。建议去医院咨询医生和按照医生建议进行辅食调整。   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这些都是宝宝成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其次,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物质,也有助于免疫细胞的合成,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尤为重要,但在给宝宝喂食蛋白时,仍需多加注意。   这是因为1岁宝宝的消化系统虽已逐渐完善,可以有效地消化分解鸡蛋白中的营养物质,但宝宝的消化能力相对较弱,因而一次不宜喂食过多蛋白,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其次,部分宝宝可能对鸡蛋白过敏,食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皮疹、腹泻、腹痛等过敏反应。因此在首次给宝宝喂食蛋白时,应给予小量,并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如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喂食,并寻求医生的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便于宝宝消化和吞咽,蛋白应以柔软、易嚼碎的方式烹饪,如蒸蛋羹、蛋花汤等,避免给宝宝喂食过硬的煮鸡蛋白,导致宝宝噎着或消化不良。其次,家长还应注意宝宝的饮食均衡和多样化,并注意饮食卫生,以免宝宝摄入不洁食物而引发胃肠道疾病。...
2个月宝宝腋下体温多少正常
  2个月宝宝腋下体温一般是36℃-37.2℃是正常的,如果有异常的情况可以到医院进行检查。   2个月宝宝的身体代谢通常会相对比较快,在测量体温的时候,通常以腋下体温为准,正常的数值一般是36℃-37.2℃。在测量体温的时候一般可以使用水银体温计,可以将体温计甩到35℃以下,然后夹在腋下,一般需要加5分钟左右,可以读取体温计的结果。   2个月宝宝身体代谢比较快,容易出现基础体温偏高的情况,因此平时要注意做好护理措施,尽量不要给宝宝穿的太厚。...
1岁宝宝能吃猕猴桃吗
  1岁宝宝一般能吃猕猴桃,但要避免吃太多,如果有出现身体不适的现象,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1岁宝宝需要的营养物质会有所增加,单纯通过母乳喂养的方式,可能无法满足宝宝生长需求,所以要适当的添加一些辅食。猕猴桃当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碳水化合物以及钙、磷、铁等,并且富含膳食纤维,1岁宝宝适当的吃一些猕猴桃,能够补充身体营养,并且可以补充身体能量,促进宝宝身体发育,另外还可以促进胃肠蠕动,起到润肠通便的效果,减少宝宝出现便秘的情况。   1岁宝宝虽然可以吃猕猴桃,但宝宝胃肠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所以要控制食用量,如果吃太多,可能会增加胃肠道负担,从而引起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   平时要合理饮食,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但要减少肥肉、炸鸡等油腻食物的摄入。...
8个月宝宝能吃枇杷吗
  若8个月宝宝的胃肠功能良好,且不属于过敏体质,一般可以适量吃枇杷。如果胃肠功能较差,或对枇杷存在过敏反应,这种情况不宜吃。建议加强宝宝的护理,注意饮食调节,出现异常后立即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枇杷是一种水果,含有维生素、膳食纤维、镁等多种营养成分,适量吃能够为身体补充营养。如果8个月宝宝的胃肠功能良好,未出现腹痛、腹泻或大便不成型等表现,且自身对枇杷不过敏,这种情况可以适量吃枇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宝宝的食欲。   部分8个月宝宝的胃肠功能较差,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感,这种情况不建议吃枇杷,以免增加胃肠负担,加重腹痛不适感。对于过敏体质的8个月宝宝,也不建议吃枇杷,以免吃后引起呕吐、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   家长应当关注宝宝的成长变化,注意日常饮食调节,不宜进食辛辣、生冷及刺激性食物,以免进食不当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