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称多数用药不合理 帮孩子正确选择药物的依据

2017-03-03 10:50:02

谢红霞 主任医师 国药同煤总医院

只要是有孩子的家庭,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孩子经常生病了,就不用去看医生了,凭经验妈妈们就可以轻松的搞定,把疾病解决掉,比如感冒了,吃点治感冒的药再配上消炎的肯定没问题,发烧了吃点退烧的再加上消炎的,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其实,这些我们认为很正确的用药方法,在一些专业的儿科医生看来是不合理的,甚至有的还会用错了药,也就是说这种盲目用药是很不安全的。

很多的家长会认为,我们给宝宝吃的药都是根据宝宝的症状再加上以前生病用药的经验来选择的,而且宝宝们吃了药也会很快好起来,为么儿科医生却说是不合理的呢?这要从每种药的性质和所要治疗的症状说起了,一般来说,当对于孩子感冒发烧时,我们会选择双黄连口服液;当咳嗽多痰时,会选择小儿止咳糖浆;当要退热时,会选择小儿退热贴。其实,这些看似正确的选择是有一些不当的地方的,如双黄连口服液多用于风热感冒,而风寒感冒却不适用。而小儿止咳糖浆有很多的种类,咳嗽多痰的病因相当复杂,不能简单得用止咳糖浆就了事。小儿退热贴可辅助退热,但对高热的效果却不是很明显,所以说,这些用药是有欠缺的。

那么,当孩子生病时,怎么选择药物才是正确的呢?对于小点的孩子来说,感冒咳嗽、发烧、腹泻、外伤比较常见,针对这些情况可以有针对性的在家里备一些药,不过也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来选择药物,如感冒引起的发烧,超过38.5℃时可以服用布诺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服用后半小时就能起效。但是如果一直不退热,反而升高,那就应该及时就医。当家长之前有带孩子就医的经验时,对于一些轻点的疾病,家长可以在家自行处理,但是,家长们一定要掌握好一个度,也就是哪些情况需立即送医,哪些情况可以在家暂时观察。如体温低于38.5℃时不用吃退热药,可用温水擦拭身体帮助降温,如果持续高温,退热药效果不佳或热退后迅速回复高热的就要立即去医院治疗。

总之,孩子生病是十分常见的情况,而怎么给孩子选择药物,还是很有讲究的。对于小孩子常出现的一些感冒、发烧、外伤等疾病来说,若家长以前对于这种疾病带孩子去看过医生的话,可以自行根据以前的用药来给孩子用点药,在家进行治疗,但是,如果不见效的话,要第一时间去医院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