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育指标有哪些 十五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2024-06-27 13:17:05

曾洁敏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十五个月宝宝发育指标有哪些?第十五个月宝宝一双小手越发灵活了,会把两块积木摞起来了。动手能力强的宝宝,可能会把三四块积木摞在一起。宝宝会把小桶中的玩具拿出来,并放回小桶。会自己拿勺吃饭,能用两手端起自己的小饭碗,很潇洒地用一只手拿着奶瓶喝奶、喝水。

第十五个月宝宝体格标准

体重:男孩为8.9-13.5千克;女孩为8.2-12.7千克。

身高:男孩为74.6-86.3厘米;女孩为72.8-84.9厘米。

头围:男孩为47.47厘米,女孩为46.17厘米。

牙齿:长出6-12颗乳牙。

第十五个月宝宝发育规律

体重:这月体重可能没有增长,但也属于正常。

身高:遗传对宝宝身高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头围:进入幼儿期以后头围变化已经很小了,可以不必再测量了。

第十五个月宝宝运动

刚刚学习走路的宝宝,两只胳膊总是张着,不能自然地垂放在身体两侧,这是因为宝宝要用自己的两条胳膊来调整身体的平衡,就像飞机的两个机翼,蝴蝶的两只翅膀一样。等到宝宝走稳了,平衡找好了,宝宝的两只胳膊就放下来了。

会走的宝宝,到了这个月龄,会扶着栏杆或其他物体,抬起1只小脚丫,把脚下的皮球踢跑了。爸爸妈妈可别小瞧宝宝的这“一抬足”,可不比国足的临门1脚难度小啊。

宝宝肢体运动能力逐渐增强,会借助小凳子桌子、沙发等物体往高处上。宝宝可能会独自爬上6~10个台阶,如果妈妈牵着宝宝的手,宝宝可能站立着走上好几级台阶。

第十五个月宝宝身体技能发育

宝宝一双小手越发灵活了,会把两块积木摞起来了。动手能力强的宝宝,可能会把三四块积木摞在一起。宝宝会把小桶中的玩具拿出来,并放回小桶。会自己拿勺吃饭,能用两手端起自己的小饭碗,很潇洒地用一只手拿着奶瓶喝奶、喝水。妈妈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宝宝还能用食指和拇指捏起线绳一样粗细的小草棍。

这么大的宝宝大多会握笔了,让宝宝握笔涂鸦是训练手的灵活性和准确性的好方法。

宝宝已经完全能用杯子喝水了,滴水不漏做不到,但能把大部分水喝到肚子里。把水洒到衣服上、脖子里、地上都是正常的,不但不要批评,还要夸奖宝宝。 >>相关链接>>第十六个月宝宝的发育指标

宝宝会把一只手指插到瓶口中,这个能力让宝宝很欢喜,像着了魔似的,只要看到有孔,有眼儿的地方,宝宝都会把自己的手指插进去。这是宝宝锻炼手精细运用能力的方法之一,妈妈可以给宝宝买这样的玩具。不要把瓶口过小的瓶子和孔小的玩具给宝宝玩,以免宝宝把手指插进瓶口中拿不出。

第十五个月宝宝语言发育

说话早的宝宝可能会说出一两句三个字组成的语句了,大多数宝宝能够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甚至会叫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叔叔、姑姑。

这么大的宝宝开始喜欢和周围的亲人说话,用极少的字表达丰富的意思。半数以上都能够使用8~19个词或类似词,或代表这些词意思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半数以上都能理解100~150个具有代表性词语的含义,半数以上都能理解20多个短语的含义。尽管宝宝掌握的字词有限,但宝宝可以通过种种非语言的手段、借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在宝宝看来,一个词和一个声音、一个手势、一个姿势、一个表情完全一样,仅仅是语言的一小部分。

宝宝并非完全复述父母的话,会重新整合了他听到的语言,因此常常说出父母从来没说过的话。这说明宝宝已经会独立思考并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愿了。

第十五个月宝宝认知状态

同孩子一起看书时边看边问,你会发现孩子有心领神会的能力,能用声音和表情回答。看书时让小孩自己翻书。孩子已经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记住故事情节。

因此在每天空闲的时候,在宝宝睡觉前都可以通过给他阅读来分享这些美好的时间,同时通过阅读会刺激宝宝的好奇心、想象力和说话的欲望。

社交能力

在三岁以前,宝宝都不会是一个很好的游戏伙伴。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各自玩自己的,之间缺乏交流,这并不是意味着他们对彼此不感兴趣,而是因为在这个年龄,宝宝还没有学会分享、合作。和其他的小朋友在一起玩耍和彼此之间的好感仍然是宝宝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第十五个月宝宝情感发育

这个月龄的宝宝,一方面有了独立意愿和探索冒险精神,一方面又容易产生恐惧和孤独感。幼儿的理解力还是相当有限的。当一件他不能理解和解释的事情发生时;当他不知道眼前发生的事情是否对他有威胁时;当他看到他从未看到的东西,而这个东西又是那么稀奇古怪时,幼儿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恐惧心理。婴儿不但理解能力有限,对未知世界的认识更有限,所以婴儿的恐惧感没有幼儿强烈。

父母应该尽量避免宝宝产生过强的恐惧感。如果父母不切实际,让宝宝接受他还不能理解的事物,不但不会使宝宝进步,还会因为导致宝宝过度恐惧而退缩不前。

第十五个月宝宝专家提醒

不要用儿语同孩子说话:孩子刚开始会说话时常会说些单音重复的话,如“饭饭、灯灯”,这种语言现象称之为儿语,儿语是幼儿语言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语言能力低的一种表现。有一些大人也用儿语来同孩子的说话,这是不可取的。因为父母常常使用儿语,迁就孩子的语言习惯,可能会阻断孩子语言学习这一重要的成长通道。

一旦孩子习惯了与用儿语来说话时,他们以后就很难摆脱儿语,稍长大些,还是用儿语来和同龄孩子说话时就显得很幼稚,听上去再也不觉得好玩了,这时候家长还要花上一定的时间来纠正孩子的儿语。因此,在与刚会说话的孩子交流时,千万不能顺着孩子用儿语来说话,更不能用儿语来教孩子,比如看见汽车过来了,不能对孩子说“看笛笛来了”,这是错误的。父母要用成人的规范语言跟孩子说话。

儿童保健健康指南
1岁宝宝痰多怎么排痰
  1岁宝宝痰多需根据具体原因进行排痰,可能与过敏性咳嗽、喉炎、支气管炎、咽炎、肺炎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适当喝水、应用药物等方法排痰。   1、过敏性咳嗽:容易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咳嗽、咳痰、痰液黏稠等表现。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酸特布他林片、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等药物治疗。   2、喉炎:导致喉部黏膜分泌大量黏液,形成痰液,若宝宝发病后出现喉咙痒、咳嗽、痰多等表现。对于痰多的宝宝,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咳化痰颗粒、小儿咳喘灵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3、支气管炎:受微生物感染、化学性刺激等因素的影响,导致1岁宝宝的健康受损,引起痰液多、喘息等表现。建议适当补充温开水,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治疗。   4、咽炎:一旦发病1岁宝宝出现咽部干燥、咽痛等表现,严重者出现痰多、咳嗽等不适感。可遵医嘱使用小儿咽扁颗粒、小儿清咽颗粒等药物治疗。   5、肺炎:在炎症刺激下影响肺部健康,发病后引起发热、咳嗽、咳痰等不适感。遵从医嘱服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小儿化痰止咳颗粒等药物治疗。   在宝宝的成长阶段做好预防工作,为其营造舒适的居室环境,一旦出现异常表现,应当迅速前往医院寻求帮助。...
宝宝背上出汗怎么回事
  宝宝背上出汗可能是剧烈运动、环境刺激、上呼吸道感染、缺钙、多汗症等原因导致的。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根据诊断结果配合专业医生治疗。   1、剧烈运动:如果宝宝做了比较剧烈的运动锻炼,可能会导致血液循环增加和毛孔扩张,容易出现出汗的表现,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不需要治疗。   2、环境刺激:如果环境温度较高,并且给宝宝穿的衣物比较厚,可能会导致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也会出现出汗的现象。需要根据温度的变化适当增减衣物。   3、上呼吸道感染:可能是病毒感染导致的,容易出现发热、出汗和食欲不振等表现。可以按照医生指示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或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药物治疗。   4、缺钙:可能是喂养不当导致的,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容易出现出汗、枕秃和睡眠不安等表现。可以听从医生建议使用牡蛎碳酸钙颗粒或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治疗。   5、多汗症:可能是遗传和感染导致的,常见的表现是全身或局部出汗异常增多。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硫酸溶液或醋酸铝溶液等药物治疗。   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注意个人卫生,也应做到劳逸结合。...
1岁宝宝能吃蛋白吗
  1岁宝宝可以适量吃些蛋白。建议去医院咨询医生和按照医生建议进行辅食调整。   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这些都是宝宝成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其次,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物质,也有助于免疫细胞的合成,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尤为重要,但在给宝宝喂食蛋白时,仍需多加注意。   这是因为1岁宝宝的消化系统虽已逐渐完善,可以有效地消化分解鸡蛋白中的营养物质,但宝宝的消化能力相对较弱,因而一次不宜喂食过多蛋白,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其次,部分宝宝可能对鸡蛋白过敏,食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皮疹、腹泻、腹痛等过敏反应。因此在首次给宝宝喂食蛋白时,应给予小量,并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如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喂食,并寻求医生的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便于宝宝消化和吞咽,蛋白应以柔软、易嚼碎的方式烹饪,如蒸蛋羹、蛋花汤等,避免给宝宝喂食过硬的煮鸡蛋白,导致宝宝噎着或消化不良。其次,家长还应注意宝宝的饮食均衡和多样化,并注意饮食卫生,以免宝宝摄入不洁食物而引发胃肠道疾病。...
2个月宝宝腋下体温多少正常
  2个月宝宝腋下体温一般是36℃-37.2℃是正常的,如果有异常的情况可以到医院进行检查。   2个月宝宝的身体代谢通常会相对比较快,在测量体温的时候,通常以腋下体温为准,正常的数值一般是36℃-37.2℃。在测量体温的时候一般可以使用水银体温计,可以将体温计甩到35℃以下,然后夹在腋下,一般需要加5分钟左右,可以读取体温计的结果。   2个月宝宝身体代谢比较快,容易出现基础体温偏高的情况,因此平时要注意做好护理措施,尽量不要给宝宝穿的太厚。...
1岁宝宝能吃猕猴桃吗
  1岁宝宝一般能吃猕猴桃,但要避免吃太多,如果有出现身体不适的现象,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1岁宝宝需要的营养物质会有所增加,单纯通过母乳喂养的方式,可能无法满足宝宝生长需求,所以要适当的添加一些辅食。猕猴桃当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碳水化合物以及钙、磷、铁等,并且富含膳食纤维,1岁宝宝适当的吃一些猕猴桃,能够补充身体营养,并且可以补充身体能量,促进宝宝身体发育,另外还可以促进胃肠蠕动,起到润肠通便的效果,减少宝宝出现便秘的情况。   1岁宝宝虽然可以吃猕猴桃,但宝宝胃肠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所以要控制食用量,如果吃太多,可能会增加胃肠道负担,从而引起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   平时要合理饮食,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但要减少肥肉、炸鸡等油腻食物的摄入。...
8个月宝宝能吃枇杷吗
  若8个月宝宝的胃肠功能良好,且不属于过敏体质,一般可以适量吃枇杷。如果胃肠功能较差,或对枇杷存在过敏反应,这种情况不宜吃。建议加强宝宝的护理,注意饮食调节,出现异常后立即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枇杷是一种水果,含有维生素、膳食纤维、镁等多种营养成分,适量吃能够为身体补充营养。如果8个月宝宝的胃肠功能良好,未出现腹痛、腹泻或大便不成型等表现,且自身对枇杷不过敏,这种情况可以适量吃枇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宝宝的食欲。   部分8个月宝宝的胃肠功能较差,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感,这种情况不建议吃枇杷,以免增加胃肠负担,加重腹痛不适感。对于过敏体质的8个月宝宝,也不建议吃枇杷,以免吃后引起呕吐、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   家长应当关注宝宝的成长变化,注意日常饮食调节,不宜进食辛辣、生冷及刺激性食物,以免进食不当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