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抱睡、奶睡、沾床就醒,当妈的要崩溃了!

2017-10-25 06:57:35

谢红霞 主任医师 国药同煤总医院

有多少宝妈生孩子前觉得【宝宝困了就会睡】的?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啊?简直是跟床有仇似的!好不容易解决了沾床就醒的问题,奶睡问题又来了,非得含着奶睡,不给就哭闹,简直奔溃!

接下来,就将宝宝睡眠问题慢慢说一下,宝妈要慢慢看哦~

奶睡原因

一、还饿着

刚出生的宝宝吮吸能力小,吃母乳比较费劲,吃着就会睡着,但是这种睡不是真的睡了,只是宝宝吃累了,当放下宝宝的时候,宝宝还饿着自然就会哭着表示还要吃,一吃又睡着,这样反复下去,宝宝没吃好也没睡好。

所以宝宝吃母乳的时候一定要多跟宝宝互动,让宝宝保持清醒,说说话唱唱歌、捏捏鼻子什么的,就是不要让宝宝睡着,不然,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次次无穷尽。

建议:

1.确保宝宝是真的饿了

3个月以后的宝宝尽量不要喂零食奶,按需喂养不等于一直喂,至少两三个小时再考虑喂一次吧。当然,最好是能三个小时左右喂一次,形成三小时循环。

2.不要穿太多

美国医生会建议扒光了喂母乳,当然这个小婧还是不提倡,毕竟中国宝宝体质还没那么猛哈~宝妈只要帮宝宝减掉些衣物就好,这样至于太热乎,宝宝不容易睡着,宝宝吃奶也是一个很费劲的运动,相当于在跑步,是不会觉得冷的哦。

3.吃的过程中,动用各种“酷刑”

说话,扯耳朵,挠脚心,吹气等等!注意,不要吃睡着了之后再做这些,真睡着了这样是搞不醒的,要在宝宝感觉有点昏昏欲睡的意思的时候,就要不停的骚扰他,让他不要睡着。

如果宝宝无论如何就是一吃就睡,没办法吃饱,特别影响睡眠,那么就别纠结,该吃奶瓶就吃奶瓶,妈妈注意泵出母乳保持排空就好,不是所有宝宝都会乳头混淆,就算混淆了,也大都是暂时的,吃固然重要,睡觉也很重要啊!

二、没拍嗝

很多宝妈奶睡完宝宝后,抱怨宝宝放下就会醒。这是当然啊,小祖宗睡觉可不简单,不管是母乳还是奶瓶,在进食的时候宝宝一定会吃进去空气,抱着的时候身体蜷缩着宝宝没感觉,一放下躺平后宝宝肯定会醒的。

所以不要奶睡啊,这样的话,宝宝吃饱后就能竖起来拍嗝,这样才能舒服踏实地睡。

三、惊跳反射

学名叫做“莫罗氏反射”,指的是在“突然的声音”和“感觉到下坠”这两种情况下,婴儿会像受惊了一样,两只手突然抬起,把自己弄醒。这个反射最晚到四五个月才会消失,这不是被吓到了哦~是正常的。

应对惊跳方法

1.突然的声音

越安静的环境,细小的声音越突兀。所以,对付“突然的声音”,就是让环境一直有声音,这样宝宝就不会因为“突然的声音”被吓到了,要知道,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可以什么声音都听过的。所以在宝宝睡着的时候,家里人不用特别的去保持环境的安静,一切正常就好。

2.下坠的感觉

在将宝宝放到床上的过程中,宝宝是会有下坠的感觉的,这种下坠也会引发惊跳反射,所以,怎么把宝宝放到床上也是有讲究的:

第一:注意不要让宝宝的头先着床;

第二:最好是侧着放下,再躺平;

第三:大家都懂,放得慢一点。

其实最好就不要等宝宝睡着了再放下,让宝宝练习在床上睡着是很重要的,哪怕他一时练不会,但是请不要放弃努力,这样就不会有【放下醒】的烦恼了。还有就是可以试着把宝宝裹得紧一点,这样宝宝被包裹着也会更有安全感。

四、胀气原因

胀气的话,宝宝躺平了就难受,所以也会喜欢抱着睡,如果宝宝一躺平就哼哼唧唧,满脸通红乱使劲儿,那就是胀气了。小婧建议,只要宝宝不醒就不用理

胀气宝宝分两种情况,一个是胃里有气,拍嗝可以解决,一种是肠子里有气,这个就有点难办了。建议还是能放就放,只要宝宝不醒就没关系,实在难受的睡不着再抱起来。

胀气都是一阵一阵的,宝宝拉了粑粑放了屁,把气排出去了,可以舒服一阵,舒服的时候还是尽量别抱着睡,不要因为害怕宝宝醒而总是抱着。

五、养成坏习惯

这个问题主要针对于三个月以上的大龄宝宝。新生儿刚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缺乏安全感,需要宝妈的怀抱来安抚,但是也不能一直抱,要慢慢让宝宝适应在床上入睡,坚持下去才会有效果。

三个月以后宝宝还是沾床就醒,宝妈就要想想是不是自己哄得太厉害了,以至于宝宝认为在怀抱里才是睡觉的安全环境,没有这种环境就不睡。宝妈要是不改变,宝宝也会一直这样的,有的宝宝两岁了,还要抱着哄睡。

小婧建议,对宝宝还是越抱越少,注意过渡,到最后不抱,尤其是奶睡,顿顿奶睡的话,戒奶还要大闹一场,比现在还惨。

培养宝宝睡眠习惯要从小培养,随着他慢慢长大,自我安抚能力增强,惊跳反射消失,会越睡越好。总而言之,让宝宝睡好的唯一方法,只能是“让他学会自己睡”

儿童保健健康指南
1岁宝宝痰多怎么排痰
  1岁宝宝痰多需根据具体原因进行排痰,可能与过敏性咳嗽、喉炎、支气管炎、咽炎、肺炎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适当喝水、应用药物等方法排痰。   1、过敏性咳嗽:容易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咳嗽、咳痰、痰液黏稠等表现。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酸特布他林片、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等药物治疗。   2、喉炎:导致喉部黏膜分泌大量黏液,形成痰液,若宝宝发病后出现喉咙痒、咳嗽、痰多等表现。对于痰多的宝宝,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咳化痰颗粒、小儿咳喘灵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3、支气管炎:受微生物感染、化学性刺激等因素的影响,导致1岁宝宝的健康受损,引起痰液多、喘息等表现。建议适当补充温开水,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治疗。   4、咽炎:一旦发病1岁宝宝出现咽部干燥、咽痛等表现,严重者出现痰多、咳嗽等不适感。可遵医嘱使用小儿咽扁颗粒、小儿清咽颗粒等药物治疗。   5、肺炎:在炎症刺激下影响肺部健康,发病后引起发热、咳嗽、咳痰等不适感。遵从医嘱服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小儿化痰止咳颗粒等药物治疗。   在宝宝的成长阶段做好预防工作,为其营造舒适的居室环境,一旦出现异常表现,应当迅速前往医院寻求帮助。...
宝宝背上出汗怎么回事
  宝宝背上出汗可能是剧烈运动、环境刺激、上呼吸道感染、缺钙、多汗症等原因导致的。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根据诊断结果配合专业医生治疗。   1、剧烈运动:如果宝宝做了比较剧烈的运动锻炼,可能会导致血液循环增加和毛孔扩张,容易出现出汗的表现,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不需要治疗。   2、环境刺激:如果环境温度较高,并且给宝宝穿的衣物比较厚,可能会导致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也会出现出汗的现象。需要根据温度的变化适当增减衣物。   3、上呼吸道感染:可能是病毒感染导致的,容易出现发热、出汗和食欲不振等表现。可以按照医生指示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或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药物治疗。   4、缺钙:可能是喂养不当导致的,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容易出现出汗、枕秃和睡眠不安等表现。可以听从医生建议使用牡蛎碳酸钙颗粒或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治疗。   5、多汗症:可能是遗传和感染导致的,常见的表现是全身或局部出汗异常增多。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硫酸溶液或醋酸铝溶液等药物治疗。   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注意个人卫生,也应做到劳逸结合。...
1岁宝宝能吃蛋白吗
  1岁宝宝可以适量吃些蛋白。建议去医院咨询医生和按照医生建议进行辅食调整。   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这些都是宝宝成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其次,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物质,也有助于免疫细胞的合成,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尤为重要,但在给宝宝喂食蛋白时,仍需多加注意。   这是因为1岁宝宝的消化系统虽已逐渐完善,可以有效地消化分解鸡蛋白中的营养物质,但宝宝的消化能力相对较弱,因而一次不宜喂食过多蛋白,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其次,部分宝宝可能对鸡蛋白过敏,食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皮疹、腹泻、腹痛等过敏反应。因此在首次给宝宝喂食蛋白时,应给予小量,并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如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喂食,并寻求医生的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便于宝宝消化和吞咽,蛋白应以柔软、易嚼碎的方式烹饪,如蒸蛋羹、蛋花汤等,避免给宝宝喂食过硬的煮鸡蛋白,导致宝宝噎着或消化不良。其次,家长还应注意宝宝的饮食均衡和多样化,并注意饮食卫生,以免宝宝摄入不洁食物而引发胃肠道疾病。...
2个月宝宝腋下体温多少正常
  2个月宝宝腋下体温一般是36℃-37.2℃是正常的,如果有异常的情况可以到医院进行检查。   2个月宝宝的身体代谢通常会相对比较快,在测量体温的时候,通常以腋下体温为准,正常的数值一般是36℃-37.2℃。在测量体温的时候一般可以使用水银体温计,可以将体温计甩到35℃以下,然后夹在腋下,一般需要加5分钟左右,可以读取体温计的结果。   2个月宝宝身体代谢比较快,容易出现基础体温偏高的情况,因此平时要注意做好护理措施,尽量不要给宝宝穿的太厚。...
1岁宝宝能吃猕猴桃吗
  1岁宝宝一般能吃猕猴桃,但要避免吃太多,如果有出现身体不适的现象,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1岁宝宝需要的营养物质会有所增加,单纯通过母乳喂养的方式,可能无法满足宝宝生长需求,所以要适当的添加一些辅食。猕猴桃当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碳水化合物以及钙、磷、铁等,并且富含膳食纤维,1岁宝宝适当的吃一些猕猴桃,能够补充身体营养,并且可以补充身体能量,促进宝宝身体发育,另外还可以促进胃肠蠕动,起到润肠通便的效果,减少宝宝出现便秘的情况。   1岁宝宝虽然可以吃猕猴桃,但宝宝胃肠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所以要控制食用量,如果吃太多,可能会增加胃肠道负担,从而引起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   平时要合理饮食,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但要减少肥肉、炸鸡等油腻食物的摄入。...
8个月宝宝能吃枇杷吗
  若8个月宝宝的胃肠功能良好,且不属于过敏体质,一般可以适量吃枇杷。如果胃肠功能较差,或对枇杷存在过敏反应,这种情况不宜吃。建议加强宝宝的护理,注意饮食调节,出现异常后立即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枇杷是一种水果,含有维生素、膳食纤维、镁等多种营养成分,适量吃能够为身体补充营养。如果8个月宝宝的胃肠功能良好,未出现腹痛、腹泻或大便不成型等表现,且自身对枇杷不过敏,这种情况可以适量吃枇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宝宝的食欲。   部分8个月宝宝的胃肠功能较差,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感,这种情况不建议吃枇杷,以免增加胃肠负担,加重腹痛不适感。对于过敏体质的8个月宝宝,也不建议吃枇杷,以免吃后引起呕吐、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   家长应当关注宝宝的成长变化,注意日常饮食调节,不宜进食辛辣、生冷及刺激性食物,以免进食不当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