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2 01:07:46
新生儿大小便是判断宝宝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标本。
一、大便: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排出的棕褐色或者墨绿色粘稠的大便,医学上称为“胎便”。胎便中含有胎儿时期的肠粘液腺分泌物、脱落的上皮细胞、毳毛、皮脂、胆色素等,这种肠腔中的混合液并非是肠道出血,父母完全不必担心。如果新生儿出生36小时后尚无大便排出时,应该请医生检查是否患有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细心的父母可以通过观察新生儿的大便,了解母乳的质量,也可以得知妈妈的营养是否适当,以便调整饮食结构及科学哺乳。例如:
新生儿的大便呈黄色,且粪与水分开,大便次数增多,说明新生儿消化不良,提示母乳中含糖分太多。因为糖分过度发酵使新生儿出现肠胀气、大便多泡沫、酸味重,妈妈应该限制摄糖量。
当母乳中蛋白质过多时,新生儿的大便有硬结块,臭味特别重,此时妈妈应该注意限制鸡蛋的摄入量。
当母乳喂养不足时,大便色绿量少且次数多,新生儿常因饥饿而多哭闹。
当肠道感染时,大便呈溏薄或水样的粘液便,且脓性腥臭。
二、小便:新生儿可在分娩中或出生后立即排小便,尿液色黄透明,开始量较少,一周后排尿次数增多,每日可达20余次。如果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尚无小便排出时,应该请医生检查是否患有先天性泌尿道畸形。
新生儿大小便的变化说明什么
新生儿出生头2~3天,大便呈身绿色或棕色酱状,这是胎便。吃奶1~2天后,婴儿大便开始转变为黄色,同时混有胎便,一般在出生3~4天胎便排尽,才转为正常大便。
母乳喂养的婴儿的大便呈金黄色,质软呈酱状,每天排便可达6~7次。用牛奶喂养的婴儿,大便质略干;呈糊状,色淡黄,每天排便1~3次。如果大便次数增多,质稀薄或有水分、夹有如瓣状,并稍带酸臭,可能是吃奶过多或奶质过浓引起消化不良所致。出现这种情况时,首先应从喂养方面注意,要注意控制奶量;母乳喂养者,可采用控制喂奶时间的方法控制奶量,乳应暂时少食用过于油腻的食物,以降低母乳中的脂肪含量,以适应婴儿的消化能力,一般在两三天内可以见效。如果两三天还不见效,或大便里有粘液和腥臭味,这不仅是喂养不当和消化不良,可能是由于奶变质或奶具不清洁引起肠道感染,需要找医生给以药物治疗。同时要作好牛奶和奶具的消毒工作。
新生儿出生后头一天就有尿排出,随吃奶的次数增多,大小便的次数和尿量都会增加。正常的婴儿,尿液清亮,透明,无臭。有时尿里有沉淀物,这是正常尿液中含有的磷酸盐或尿酸盐遇冷沉淀的结果,或者是由于尿放置盆中的时间较长,空气中的细菌生长而使尿液变浑浊,这都是正常的现象。如婴儿有尿道感染,则除尿液异常外,还会有其他的症状,如发烧、尿道红肿或排尿时因疼痛而哭闹等,需要请医生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