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自测婴幼儿追听声源的5个技巧

2017-07-20 09:54:11

赵路红 主治医师 长治市妇幼保健院

视觉和听觉对于宝宝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从出生到3岁是宝宝听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婴幼儿早期的听力损失,即使是轻度的也可导致宝宝在生理和行为交往上明显及永久的功能障碍。国家在听力检查方面也很重视,所有的新生儿都会做听力筛查,初筛没通过的还要进行复筛,复筛仍不通过的,还要进行听觉诱发电位等诊断性听力学评估项目。宝爸宝妈们对宝宝的听力更是关注。在宝篮贝贝咨询门诊中因为发现宝宝不追听前来咨询的家长为数不少。但是除了部分确实存在听力障碍的,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听力正常的宝宝。这部分孩子各种客观的听力检查都是正常的,听力筛查双耳通过了,有的家长不放心还去做了听觉诱发电位,也是正常的,家里面有响声,宝宝也有反应,可是家长在家里就是无法引出追听反应,家长为此很焦虑,也很疑惑,到处去检查验证。

追听声源对宝宝月龄的要求!

其实在胎儿期15-20周左右,胎儿就有了听觉,但是那时候不是很敏感。到24-28周的时候呢,对声响就有了比较明显的反应了,比如胎动的变化。有的妈妈还能记得宝宝在肚子里闹腾的时候,放某首舒缓的音乐,宝宝就能平静一些。所以,新生儿出来就应该能听见了。那么因为追听不好到宝篮贝贝来咨询的宝贝一般月龄都偏小一些,以6个月以内的居多。

在家如何测试宝宝是否追听?

其实追听反应的引出是有技巧的,在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有此疑虑的家长可以在家试一试。

技巧1:观察家里有声响时,宝宝是否会有反应,比如惊跳、吓哭等。或者有的哭闹时,一放音乐,就不哭了等等。如果有这些反应,说明宝宝是能听见的。

技巧2:引导追听反应时,要消除视觉的干扰。有的家长引导追听反应时,宝宝看着灯或亮处或看着人脸,这时候追听一般很难引出来,所以正确的方法是关灯,或者掉个方向,人蹲下不让宝宝看到,用玩具在宝宝耳旁摇响;或者也可以在夜晚,夜深人静的时候,把灯关掉,在宝宝耳边发出声响;或者先用玩具吸引,等孩子看到玩具时,突然藏起玩具,迅速在耳边摇响,或先跟宝宝说话,等他注意看人时,人突然藏起来,迅速在耳边发出声响。

技巧3:声音的选择。人声、塑料袋、鼓声、摇铃。

技巧4:状态的选择。避免在哭闹、专心吃手、瞌睡等时候。

技巧5:头控的影响。

如果以上方法检查都不能引出追听反应,那就要重视了,尽早到耳鼻喉科进行相关检查。

如何训练宝宝追听?

1、3月内:托起头颈部

训练的时候可以单独训练听力,也可以视听同时进行。

(1)单独训练听力的方法包括:给宝宝听各种音乐、在不让宝宝看到的情况下,用不同声音的玩具或工具,比如装黄豆的玻璃瓶、装大米的塑料小药甁、摇铃、小鼓、拍巴掌的声音、说话的声音、敲桌子的声音等吸引宝宝转头。转头其实也是一个练习头控的方法。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在孩子周围各个方向发出以上各种声音,逗引宝宝快速寻找到声源。

(2)视听同时进行:比如给宝宝唱儿歌,跟宝宝说话、逗乐,让宝宝看着玩具,摆弄玩具发出声音。

2、追听与智力的关系

经常有家长问到这个问题,听力跟智力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也就是说,不是听力不好,一定就智力不好;也不是说智力不好,一定就听力不好。但是听觉发育肯定会对智能发育有影响的,我想这一点大家都能理解的。特别是婴幼儿,影响更大。尤其3个月内的小婴儿,他们的智力发育主要就体现在能看,能听,会和人咿呀发声、笑等等。所以听力是小婴儿智能结构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一定要重视听力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