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月宝宝补铁吃什么食物

2022-12-28 19:03:06

马艳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铁是人们生长的重要元素,铁元素对于宝宝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宝宝吃铁应该吃什么,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宝宝缺铁吃什么

宝宝缺铁吃什么?在日常饮食中,妈妈就应该注重含铁食物的摄入,食补不仅易于吸收,还更加安全,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哪些食物有助于补铁补血?

1.动物肝脏。肝脏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首选食品。含铁量高且吸收率好,容易进食和消化,而且不容易引起过敏,特别适合给宝宝吃。猪肝铁的含量为最高,每100 毫克含29.1毫克,羊肝为17.9 毫克,牛肝为8.8 毫克,而鸡肝含铁量为最低,每百克鸡肝只含8.5 毫克铁。

2.鸡蛋黄。鸡蛋黄是最好的补铁食物,不过经研究表明,鸡蛋黄的含铁量虽高,但吸收率较低,但鸡蛋是常见食物,食用保存方便,各种营养价值较高。

3.黑木耳。每100 克黑木耳里含铁98 毫克,比动物性食品中含铁量最高的猪肝高出约5 倍,比菠菜高出30 倍。但黑木耳的吸收率相比之下较低,而且黑木耳有润肠作用,对肠胃虚弱的宝宝不太合适。

食物虽然有助补血,但如果贫血情况严重者则应该到医院检查并服用药物治疗,如如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富马酸铁等均可治疗缺铁性贫血。

宝宝缺铁有什么症状

宝宝缺铁往往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宝宝贫血发病多在六个月至3岁期间,很多妈妈在期间不易察觉,但等到医院检查时才已发现是中度贫血了,其实,及早发现宝宝贫血的症状并及时治疗能帮助宝宝改善贫血。那么宝宝缺铁有什么症状呢?

1.皮肤黏膜进行性苍白,口唇、口腔黏膜、眼睑、甲床、手掌最为明显,同时伴有精神不振,对周围环境反应差,有时烦躁不安,会头昏、耳鸣、记忆力减退等不适。

2.消化系统: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腹胀或便秘等现象,严重者有异食癖(吃纸屑、煤渣等)。

3.呼吸循环系统:由于缺氧,可有代偿性呼吸、心率加快,活动或哭闹后更明显,严重者可出现心脏杂音、心脏扩大甚至心力衰竭。

4.免疫功能降低:易患各种感染。T淋巴细胞功能减弱及粒细胞杀菌能力降低。

以上就是宝宝缺铁的一下表现症状,当妈妈发现宝宝出现以上几种情况时就需要警惕宝宝是否铁摄入量不足,及早到医院检查并且治疗,避免影响宝宝身体健康!

宝宝缺铁的原因

缺铁性贫血是常见的营养缺乏病,不止大人会有缺铁性贫血,大多数的新生儿也有缺铁的症状,这是由于为及时添加铁质而引起的,那么引起婴幼儿缺铁贫血的原因还有哪些呢?

1.铁的摄入量不足。人体内的铁主要来源于食物,出生不久的婴儿,以乳类为主,乳类含铁量较低,每100毫升母乳含铁1毫克,每100毫升牛奶仅含铁0.1~0.5毫克,而且牛奶在肠道的吸收比母乳低,所以人工喂养的宝宝更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2.食物摄入影响。食物中的植酸、草酸及高磷低钙膳食能抑制铁的吸收。如果妈妈在食物中没有摄取一定的铁质,则容易使宝宝患上缺铁性贫血。

3.体内铁的储备量不足。正常新生儿体内贮存的铁量足够供应出生后4~6个月间的造血需求,假如妈妈在孕期铁质摄入不足,就不能把足够的铁贮存在宝宝的肝内,宝宝出生后易患缺铁性贫血。

4.铁的丢失或消耗过多。有很多情况会引起宝宝缺铁,如牛奶过敏可发生慢性失血导致铁不足;慢性腹泻等胃肠道疾病影响铁吸收;反复感染会使铁消耗增多。

铁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元素,无论是大人或者是新生幼儿,体内的铁缺乏或者过量都会对健康构成威胁,因此,新生宝宝如有缺铁的症状时应该及时地补铁补血!

宝宝缺铁的预防方法

铁,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对婴幼儿的成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宝宝缺铁则会引发缺铁性贫血,导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腹胀或便秘等现象。缺铁对宝宝的身体是有严重的影响,那么要怎么预防宝宝缺铁呢?

首先,妈妈在孕期、哺乳期多吃含铁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绿叶蔬菜、菌藻类、鱼类等。饭后吃一些新鲜水果,并要经常测查血色素,发现贫血时尽早治疗。

其次,建议妈妈母乳喂养。母乳中的铁含量高于牛奶,且铁的吸收率明显大于牛奶,母乳为50%,牛奶仅为10%。宝宝4个月后,都应按月龄逐步添加菜泥、肝泥、肉泥、鱼泥及饼干、面包、米粉等强化铁质的食品。

再者,妈妈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铁的吸收率,提高有效摄取铁元素。存在于肉类、鱼类、肝脏等动物性食物中的铁大多数属于血红素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吸收率达到10%~25%;而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属于非血红素铁,吸收率只有1%。

宝宝在出生后如何才能不缺铁,这都要靠准妈妈在孕期的营养摄入,所以孕妈妈必须吃足含铁的食品,预防妊娠贫血,更好地保护宝宝!

宝宝缺铁食谱大全

2岁宝宝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宝宝最容易出现缺铁的现象,因此,合理地补铁对宝宝的身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就为大家推荐2岁宝宝补铁的食谱,让宝宝补充足够营养,强壮体魄!

一、泥鳅汤粥

原料:大米100克,泥鳅200克,料酒、精盐少许,香葱10段,生姜3片。

制作方法:

1.将泥鳅去头,剖腹去内脏,用温水洗去粘液。锅置火上,下油烧热,下泥鳅稍煎.

2.锅内注入适量清水,加人泥鳅、料酒、精盐、葱、姜。煮开后去浮沫,待泥鳅熟后,取汤。

3.将泥鳅汤与大米同煮。

点评:此粥鲜美,含铁元素丰富,还可去宝宝湿疹。

二、清蒸肝糊

材料:鲜猪肝125克、鸡蛋1个。

调料:植物油、葱、香油、盐各适量。

做法:

1.猪肝去筋膜,洗净,切小片;葱洗净,切成葱花;鸡蛋打入碗中,打散。

2.锅置火上烧热,加植物油烧热,放入葱花、猪肝片炒熟,盛出剁成细末。

3.将猪肝末放入装有鸡蛋液的碗中,加入适量清水、盐、香油,搅匀,上屉用大火蒸熟即可。

三、枣泥肝羹

用料:红枣6颗、猪肝50克、西红柿半个,油、盐适量。

做法:

1.红枣用清水浸泡1个小时后剥去外皮及内核,将枣肉剁碎。

2.西红柿用开水烫过,去皮后剁成泥。

3.将猪肝去掉筋皮,用搅拌机打碎。

4.将加工好的红枣、西红柿、猪肝混合拌在一起,加调味料和适量的水,上锅蒸熟即可。

儿童保健健康指南
1岁宝宝痰多怎么排痰
  1岁宝宝痰多需根据具体原因进行排痰,可能与过敏性咳嗽、喉炎、支气管炎、咽炎、肺炎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适当喝水、应用药物等方法排痰。   1、过敏性咳嗽:容易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咳嗽、咳痰、痰液黏稠等表现。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酸特布他林片、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等药物治疗。   2、喉炎:导致喉部黏膜分泌大量黏液,形成痰液,若宝宝发病后出现喉咙痒、咳嗽、痰多等表现。对于痰多的宝宝,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咳化痰颗粒、小儿咳喘灵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3、支气管炎:受微生物感染、化学性刺激等因素的影响,导致1岁宝宝的健康受损,引起痰液多、喘息等表现。建议适当补充温开水,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治疗。   4、咽炎:一旦发病1岁宝宝出现咽部干燥、咽痛等表现,严重者出现痰多、咳嗽等不适感。可遵医嘱使用小儿咽扁颗粒、小儿清咽颗粒等药物治疗。   5、肺炎:在炎症刺激下影响肺部健康,发病后引起发热、咳嗽、咳痰等不适感。遵从医嘱服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小儿化痰止咳颗粒等药物治疗。   在宝宝的成长阶段做好预防工作,为其营造舒适的居室环境,一旦出现异常表现,应当迅速前往医院寻求帮助。...
宝宝背上出汗怎么回事
  宝宝背上出汗可能是剧烈运动、环境刺激、上呼吸道感染、缺钙、多汗症等原因导致的。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根据诊断结果配合专业医生治疗。   1、剧烈运动:如果宝宝做了比较剧烈的运动锻炼,可能会导致血液循环增加和毛孔扩张,容易出现出汗的表现,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不需要治疗。   2、环境刺激:如果环境温度较高,并且给宝宝穿的衣物比较厚,可能会导致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也会出现出汗的现象。需要根据温度的变化适当增减衣物。   3、上呼吸道感染:可能是病毒感染导致的,容易出现发热、出汗和食欲不振等表现。可以按照医生指示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或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药物治疗。   4、缺钙:可能是喂养不当导致的,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容易出现出汗、枕秃和睡眠不安等表现。可以听从医生建议使用牡蛎碳酸钙颗粒或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治疗。   5、多汗症:可能是遗传和感染导致的,常见的表现是全身或局部出汗异常增多。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硫酸溶液或醋酸铝溶液等药物治疗。   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注意个人卫生,也应做到劳逸结合。...
1岁宝宝能吃蛋白吗
  1岁宝宝可以适量吃些蛋白。建议去医院咨询医生和按照医生建议进行辅食调整。   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这些都是宝宝成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其次,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物质,也有助于免疫细胞的合成,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尤为重要,但在给宝宝喂食蛋白时,仍需多加注意。   这是因为1岁宝宝的消化系统虽已逐渐完善,可以有效地消化分解鸡蛋白中的营养物质,但宝宝的消化能力相对较弱,因而一次不宜喂食过多蛋白,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其次,部分宝宝可能对鸡蛋白过敏,食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皮疹、腹泻、腹痛等过敏反应。因此在首次给宝宝喂食蛋白时,应给予小量,并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如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喂食,并寻求医生的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便于宝宝消化和吞咽,蛋白应以柔软、易嚼碎的方式烹饪,如蒸蛋羹、蛋花汤等,避免给宝宝喂食过硬的煮鸡蛋白,导致宝宝噎着或消化不良。其次,家长还应注意宝宝的饮食均衡和多样化,并注意饮食卫生,以免宝宝摄入不洁食物而引发胃肠道疾病。...
2个月宝宝腋下体温多少正常
  2个月宝宝腋下体温一般是36℃-37.2℃是正常的,如果有异常的情况可以到医院进行检查。   2个月宝宝的身体代谢通常会相对比较快,在测量体温的时候,通常以腋下体温为准,正常的数值一般是36℃-37.2℃。在测量体温的时候一般可以使用水银体温计,可以将体温计甩到35℃以下,然后夹在腋下,一般需要加5分钟左右,可以读取体温计的结果。   2个月宝宝身体代谢比较快,容易出现基础体温偏高的情况,因此平时要注意做好护理措施,尽量不要给宝宝穿的太厚。...
1岁宝宝能吃猕猴桃吗
  1岁宝宝一般能吃猕猴桃,但要避免吃太多,如果有出现身体不适的现象,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1岁宝宝需要的营养物质会有所增加,单纯通过母乳喂养的方式,可能无法满足宝宝生长需求,所以要适当的添加一些辅食。猕猴桃当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碳水化合物以及钙、磷、铁等,并且富含膳食纤维,1岁宝宝适当的吃一些猕猴桃,能够补充身体营养,并且可以补充身体能量,促进宝宝身体发育,另外还可以促进胃肠蠕动,起到润肠通便的效果,减少宝宝出现便秘的情况。   1岁宝宝虽然可以吃猕猴桃,但宝宝胃肠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所以要控制食用量,如果吃太多,可能会增加胃肠道负担,从而引起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   平时要合理饮食,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但要减少肥肉、炸鸡等油腻食物的摄入。...
8个月宝宝能吃枇杷吗
  若8个月宝宝的胃肠功能良好,且不属于过敏体质,一般可以适量吃枇杷。如果胃肠功能较差,或对枇杷存在过敏反应,这种情况不宜吃。建议加强宝宝的护理,注意饮食调节,出现异常后立即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枇杷是一种水果,含有维生素、膳食纤维、镁等多种营养成分,适量吃能够为身体补充营养。如果8个月宝宝的胃肠功能良好,未出现腹痛、腹泻或大便不成型等表现,且自身对枇杷不过敏,这种情况可以适量吃枇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宝宝的食欲。   部分8个月宝宝的胃肠功能较差,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感,这种情况不建议吃枇杷,以免增加胃肠负担,加重腹痛不适感。对于过敏体质的8个月宝宝,也不建议吃枇杷,以免吃后引起呕吐、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   家长应当关注宝宝的成长变化,注意日常饮食调节,不宜进食辛辣、生冷及刺激性食物,以免进食不当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