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手指甲根部发黑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原因?

2017-10-28 04:25:00

赵路红 主治医师 长治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的身体健康不容马虎,任何细节都要小心观察,比如常见的手指甲问题。那么新生儿手指甲根部发黑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原因?

新生儿手指甲根部发黑

宝宝出生9天指甲根部发黑黑色会认为缺氧。这种症状最常见于先天性的心脏病当然也不排除遗传的可能,去医院做一下检查还是有必要的,如果能排除心脏方面的问题就更加放心。

新生儿喜欢允手指原因

几乎每个孩子都“吃”过手指,这是因为就婴幼儿发展的历程来说,在婴幼儿期,孩子喜欢用手的接触与嘴巴来探索与学习。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6个月之后,宝宝经常会把东西放到嘴里尝一尝,这种情况是十分正常的。有时侯宝宝吃手指正是由于口腔期的不满足,才使得他用这种方式来发泻或借此得到补尝。

训练新生儿手指动作

新生儿通常是紧紧攥着两只拳头,这时,家长可轻轻地抚摸他的手指,或做按摩手指操,刺激他手部皮肤的感觉。

2个月时,孩子的小手开始松开了,这时可继续抚摸孩子的小手,从手腕到指尖,并轻柔地提拉每个手指,还可以把你的食指伸入他的小手掌里,抽出来放进去,如此重复几次。

3~4个月时,孩子喜欢抚摸一切摸得到的东西,无意识地一把抓,并常常饶有兴趣地玩弄自己的手指头。这时准备一些玩具,如细柄带声响的玩具,先让他看,然后放人他的手中,使孩子逐渐把看到的东西与手的动作联系起来,刺激他养成“见到东西就伸手”的进取精神,产生手指有意识的抓握动作。

5~6个月时,孩子能把大拇指和其他四指分开来抓,能自如抓取周围的东西,能把盖在自己脸上的毛巾用手指抓下来。这时可以训练他有目的地抓取桌上的玩具,并摇晃敲打;也可准备些有弹性的橡皮玩具,让他随意抓或捏;还可以训练他在吃奶时双手扶握奶瓶。

7~8个月时,孩子能将手中的玩具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并不厌其烦地用手里的玩具来敲打桌面;能够用双手同时拿两个玩具,能把拿着的物品往嘴里塞,并逐步学会用手指取物。这时家长应因势利导,教孩子学会撕纸、拍手、招手、握手、用手指捏拿糖丸,以及做发展手指动作的民间游戏,如食指与食指的鸡鸡虫虫飞。

9~10个月时,孩子会用食指和拇指捏取小物品,尤其喜欢将小的豆子放入瓶子里,倒出#39;再放人。这时父母应注意安全。同时孩子还会用手去指家长问的问题,如灯灯在哪儿?他会用手指去指。这时可训练孩子照镜子指认自己的五官,学习剥糖纸#39;玩套圈,把小盒子放到大盒子里去,玩弄积木、自吃饼干等,以增加他对事物的感知能力。

11~l2个月时,孩子的两手指活动自如,其手指的灵巧程度也进一步提高,能同时做不同的动作。如:一只手拿面包,一只手把小糖丸放进瓶里等。这时可训练孩子旋转瓶盖,叠放积木,用蜡笔涂鸦“作画”,学翻图书、穿珠子等活动,也可训练拿小匙吃饭。

儿童保健健康指南
1岁宝宝痰多怎么排痰
  1岁宝宝痰多需根据具体原因进行排痰,可能与过敏性咳嗽、喉炎、支气管炎、咽炎、肺炎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适当喝水、应用药物等方法排痰。   1、过敏性咳嗽:容易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咳嗽、咳痰、痰液黏稠等表现。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酸特布他林片、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等药物治疗。   2、喉炎:导致喉部黏膜分泌大量黏液,形成痰液,若宝宝发病后出现喉咙痒、咳嗽、痰多等表现。对于痰多的宝宝,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咳化痰颗粒、小儿咳喘灵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3、支气管炎:受微生物感染、化学性刺激等因素的影响,导致1岁宝宝的健康受损,引起痰液多、喘息等表现。建议适当补充温开水,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治疗。   4、咽炎:一旦发病1岁宝宝出现咽部干燥、咽痛等表现,严重者出现痰多、咳嗽等不适感。可遵医嘱使用小儿咽扁颗粒、小儿清咽颗粒等药物治疗。   5、肺炎:在炎症刺激下影响肺部健康,发病后引起发热、咳嗽、咳痰等不适感。遵从医嘱服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小儿化痰止咳颗粒等药物治疗。   在宝宝的成长阶段做好预防工作,为其营造舒适的居室环境,一旦出现异常表现,应当迅速前往医院寻求帮助。...
宝宝背上出汗怎么回事
  宝宝背上出汗可能是剧烈运动、环境刺激、上呼吸道感染、缺钙、多汗症等原因导致的。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根据诊断结果配合专业医生治疗。   1、剧烈运动:如果宝宝做了比较剧烈的运动锻炼,可能会导致血液循环增加和毛孔扩张,容易出现出汗的表现,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不需要治疗。   2、环境刺激:如果环境温度较高,并且给宝宝穿的衣物比较厚,可能会导致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也会出现出汗的现象。需要根据温度的变化适当增减衣物。   3、上呼吸道感染:可能是病毒感染导致的,容易出现发热、出汗和食欲不振等表现。可以按照医生指示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或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药物治疗。   4、缺钙:可能是喂养不当导致的,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容易出现出汗、枕秃和睡眠不安等表现。可以听从医生建议使用牡蛎碳酸钙颗粒或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治疗。   5、多汗症:可能是遗传和感染导致的,常见的表现是全身或局部出汗异常增多。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硫酸溶液或醋酸铝溶液等药物治疗。   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注意个人卫生,也应做到劳逸结合。...
1岁宝宝能吃蛋白吗
  1岁宝宝可以适量吃些蛋白。建议去医院咨询医生和按照医生建议进行辅食调整。   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这些都是宝宝成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其次,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物质,也有助于免疫细胞的合成,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尤为重要,但在给宝宝喂食蛋白时,仍需多加注意。   这是因为1岁宝宝的消化系统虽已逐渐完善,可以有效地消化分解鸡蛋白中的营养物质,但宝宝的消化能力相对较弱,因而一次不宜喂食过多蛋白,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其次,部分宝宝可能对鸡蛋白过敏,食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皮疹、腹泻、腹痛等过敏反应。因此在首次给宝宝喂食蛋白时,应给予小量,并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如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喂食,并寻求医生的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便于宝宝消化和吞咽,蛋白应以柔软、易嚼碎的方式烹饪,如蒸蛋羹、蛋花汤等,避免给宝宝喂食过硬的煮鸡蛋白,导致宝宝噎着或消化不良。其次,家长还应注意宝宝的饮食均衡和多样化,并注意饮食卫生,以免宝宝摄入不洁食物而引发胃肠道疾病。...
2个月宝宝腋下体温多少正常
  2个月宝宝腋下体温一般是36℃-37.2℃是正常的,如果有异常的情况可以到医院进行检查。   2个月宝宝的身体代谢通常会相对比较快,在测量体温的时候,通常以腋下体温为准,正常的数值一般是36℃-37.2℃。在测量体温的时候一般可以使用水银体温计,可以将体温计甩到35℃以下,然后夹在腋下,一般需要加5分钟左右,可以读取体温计的结果。   2个月宝宝身体代谢比较快,容易出现基础体温偏高的情况,因此平时要注意做好护理措施,尽量不要给宝宝穿的太厚。...
1岁宝宝能吃猕猴桃吗
  1岁宝宝一般能吃猕猴桃,但要避免吃太多,如果有出现身体不适的现象,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1岁宝宝需要的营养物质会有所增加,单纯通过母乳喂养的方式,可能无法满足宝宝生长需求,所以要适当的添加一些辅食。猕猴桃当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碳水化合物以及钙、磷、铁等,并且富含膳食纤维,1岁宝宝适当的吃一些猕猴桃,能够补充身体营养,并且可以补充身体能量,促进宝宝身体发育,另外还可以促进胃肠蠕动,起到润肠通便的效果,减少宝宝出现便秘的情况。   1岁宝宝虽然可以吃猕猴桃,但宝宝胃肠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所以要控制食用量,如果吃太多,可能会增加胃肠道负担,从而引起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   平时要合理饮食,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但要减少肥肉、炸鸡等油腻食物的摄入。...
8个月宝宝能吃枇杷吗
  若8个月宝宝的胃肠功能良好,且不属于过敏体质,一般可以适量吃枇杷。如果胃肠功能较差,或对枇杷存在过敏反应,这种情况不宜吃。建议加强宝宝的护理,注意饮食调节,出现异常后立即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枇杷是一种水果,含有维生素、膳食纤维、镁等多种营养成分,适量吃能够为身体补充营养。如果8个月宝宝的胃肠功能良好,未出现腹痛、腹泻或大便不成型等表现,且自身对枇杷不过敏,这种情况可以适量吃枇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宝宝的食欲。   部分8个月宝宝的胃肠功能较差,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感,这种情况不建议吃枇杷,以免增加胃肠负担,加重腹痛不适感。对于过敏体质的8个月宝宝,也不建议吃枇杷,以免吃后引起呕吐、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   家长应当关注宝宝的成长变化,注意日常饮食调节,不宜进食辛辣、生冷及刺激性食物,以免进食不当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