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20个月了还不会说话 怎么办

2017-10-27 04:19:38

王飞 主治医师 长治市妇幼保健院

从语言提升孩子情绪表达能力

有些小朋友易发脾气,可能是因为无法以口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需要,继而需要以行动去表达自己的不满及不安。所以,让小朋友有效地掌握表达情绪的口语,不但可以提升小朋友的语言能力,更能让小朋友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以及自己的行为。

所以,今次我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给予孩子的情绪词训练,让孩子表达情绪时可以「动口不动手」。

1. 让孩子分享生活趣事,分析感受

小朋友上课后回家,家长可与孩子聊天,看看小朋友一天发生了什么事,并让小朋友以情绪词总结一天的感受。例如:

小朋友: 「今日我同同学小息嗰时玩飞行棋,但系我包尾呀!」

家长: 「咁你觉得点呀?觉得嬲定系好失望呀?」

若小朋友不懂得家长提供的情绪词,家长便可趁机解释。亦有些时候,情绪词可能有程度上的分别。例如,比较「嬲」和「失望」,「失望」表达的负面情绪较「嬲」少,家长便可以利用图像向小朋友解释:

2. 与小朋友多作亲子阅读,分析人物情绪?

多与小朋友共同阅读,边看边分析人物的情绪。例如看到丑小鸭离家出走后,家长可问孩子:「丑小鸭离家出走,除了伤心,你觉得牠的心情点呀?」

若孩子未能回答,家长便可引导孩子说出担心、惊慌等的情绪词,让孩子掌握更多情绪词。

3.建立情绪词字库

小朋友可能很快便会忘记学过的情绪词,所以家长也可训练小朋友把所学的情绪词记录在一本情绪词小手记,并将情绪词分为正面和负面两类别作纪录。家长更可把手机通讯程式常见的emoji列印出来让小朋友配对情绪词字库内的字。既可剪剪贴贴,又可温习情绪词,一举两得。

当然,以上的活动介绍只是希望抛砖引玉,东方启音认为家长可动动创意,在日常生活中想出更多教导孩子情绪词的方法,令孩子表达情绪更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