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后到底是要盖被子捂汗,还是冰敷降温?

2023-02-09 08:06:30

李恬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小时候体弱多病,每次发烧,爸妈总是说:“多喝点热水,盖上被子发发汗就好了。”然后我就问:“为什么?”父母总是会说:“一辈辈传下来的,都是这么好的。”相信大家也遇到过类似的情景。每次自己或身边的人发烧,都会说一声:“多喝热水,发发汗就好了。”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却感觉很有道理。然而,在医院,每次听到护士喊:“X医生,XX床病人37.6℃”,医生总是会说:“敷点冰块,物理降温”,却从来没听到过“喝点热水,给他盖上被子捂捂”。那么,发烧后哪种处理方法才是对的呢?

发烧,即发热,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或者体温不升高,自觉全身或身体局部发热。造成发热的原因很多,中医上将发热的类型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多因六淫,即自然界中的风、寒、暑、湿、燥、火(热)。常见的外感发热多是由风、寒、火(热)、暑、湿所致,如风寒束表之发热、风热犯表之发热、暑湿伤表之身热等。内伤发热多是由于机体脏腑、气血、阴阳失衡导致的发热,主要有气虚发热、血虚发热、阴虚发热、阳虚发热、气郁发热、痰湿郁热、血瘀发热,因其致病原因不同,治疗方法也各有不同。

老一辈常说的“捂捂汗”,其实属于中医治疗中的汗法。通俗讲就是打开毛孔促进出汗,使在表的邪气随汗而除的方法,然而,出汗并不都需要“捂”出来。如:外感风寒之发热,常表现为怕冷较重,发热轻,无汗,流清涕等,在病情较轻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过“多喝热水,发发汗”的方法,辛温解表,驱邪外出而退热。而风热犯表之发热,“捂汗”之后虽有汗出而热势不退,甚至体温升高,出现烘热欲焚的感觉。这种情况下,冰敷的效果就会比较好。风热犯表,身热明显,汗出不畅,面红口干,用以辛凉解表之法,配以冰敷,对退烧有一定的帮助。

然而,无论是“捂汗”还是“冰敷”,大都针对的是邪气在表之外感发热,对于内伤发热,就不太适合。对于内伤发热,或滋阴、养血、益气、温阳,或解郁、化痰、活血化瘀,若是血虚或阴虚之发热,再用发汗的方法,则会更加耗伤阴血而加重病情;若是冰敷,也只是缓解一时的热势,冰退则热势复来,甚至延误病机,出现严重后果。

程式《医学心悟》有云:“论病之源,从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无论是“捂汗”还是“冰敷”,对退热都有一定的效果,但一定要对证使用,不可乱用。

发烧用药方案
安乃近片
安乃近片主要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烧头痛效果很好。一般价钱低廉。副作用不大。...
头孢氨苄胶囊
本品属于大众的抗生素。一般抗菌作用强没有毒副作用。价钱选择性很广泛。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