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荚膜组织胞浆菌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2013-04-03 15:35:43

王寒 主治医师 淄博市第一医院

(一)发病原因

荚膜组织胞浆菌为双相型真菌,在自然环境中为菌丝型,有大小孢子,在宿主组织及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酵母型菌体外周有一透明带颇似荚膜。

组织胞浆菌孢子经呼吸道吸入,多数被机体防御机制消灭,到达肺泡的孢子增殖并转化为酵母型。引起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聚集,酵母被巨噬细胞吞噬,但不被杀灭,仍能繁殖并通过肺门淋巴结到达血循环。

(二)发病机制

组织胞浆菌孢子经呼吸道吸入,多数被机体防御机制消灭,到达肺泡的孢子增殖并转化为酵母型。引起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聚集,酵母被巨噬细胞吞噬,但不被杀灭,仍能繁殖并通过肺门淋巴结到达血循环。孢子吸入2~3周后,随着细胞免疫的产生,巨噬细胞杀灭真菌。随炎症反应的增强形成肉芽肿或干酪样坏死。免疫功能正常的病人大多数病变局限于肺内,如免疫功能低下或感染菌量过大则可导致进行性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愈合方式为钙化或纤维化。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X线征象和血清学检查可作诊断,确诊有赖于真菌培养或组织学检查证实有病原菌存在。

肺荚膜组织胞浆菌病健康指南
肺荚膜组织胞浆菌病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原发的急性型一般不需要治疗,如病变广泛、症状明显者用酮康唑或氟康唑400mg/d...
肺荚膜组织胞浆菌病应该如何预防?
  主要措施:   1.3%甲醛用于污染区消毒。   2.预防性抗真菌治疗。...
肺荚膜组织胞浆菌病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往往死于呼吸衰...
肺荚膜组织胞浆菌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本病应与肺结核...
肺荚膜组织胞浆菌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1.病原学检查 痰、纤支镜刷检、灌洗液真菌培养4周以上,菌丝相转为酵母相,可见其特征性的齿轮状孢...
肺荚膜组织胞浆菌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潜伏期9~14天。   1.急性型 大多数正常人感染后不出现症状,少数(儿童居多)表现为发热、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