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谷丙转氨酶升高是怎么回事

2017-03-05 18:47:06

陈宇 主治医师 吉林市化工医院

谷丙转氨酶是健康体检中最常见的检查项目,常被用于评估肝脏乃至整个人体的健康状态,由于谷丙转氨酶是肝脏疾病最为敏感的检测指标,所以常被误解为转氨酶异常就是得了肝病,这正是大家对谷丙转氨酶认识的一个普遍的误区。究竟肝功能谷丙转氨酶升高是怎么回事呢?

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脏,所以在罹患肝病时都会出现谷丙转氨酶偏高的情况,而通常情况下,转氨酶越高也意味这肝病越严重,但在肝硬化或肝癌时期并不适用,因为肝硬化或肝癌患者正常的肝脏组织已经发生了改变,反而指标不会升高的很离谱。我们熟知肝病的种类主要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病、肝硬化或肝癌等,这些肝病都会出现转氨酶的升高。

但转氨酶并非仅仅存在于肝脏,而是广泛存在于人体的组织和器官中,所以很容易受到非肝病以外因素的影响。我们这里说的非肝病因素包括其他疾病和不健康或不正确的生活习惯。

比如心脏病、肾脏病等系统的疾病都会导致谷丙转氨酶的异常,所以肝病不是谷丙转氨酶偏高的唯一原因,在临床的诊断中要加以鉴别。此外,生活方式对谷丙转氨酶的检查结果也有很大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剧烈运动、服用影响肝脏功能的药物、大量饮酒、感冒,甚至包括检查前进食都有可能成为谷丙转氨酶偏高的原因。

在各种原因导致的谷丙转氨酶偏高时,都需要结合病因进行分析。虽然肝病种类众多,但要区分病因其实并不困难,以乙型肝炎为例,当怀疑是乙肝导致转氨酶异常时,建议进行HBV DNA检查。这个检查是定量测定血液中的病毒载量的,当HBV DNA阳性时,即说明乙肝病毒复制水平较高。

仅当HBV DNA阳性时,还不能作为慢性乙肝治疗的依据,还需要结合肝功能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当肝功能正常时,通常被认为处于携带者状态,携带者是目前暂时不需要治疗的,因为肝脏虽然有乙肝病毒复制,但病毒复制并没有引起肝脏的炎症波动,所以不用药物干预。但如果谷丙转氨酶和HBV DNA同时阳性,就要进一步分析了,根据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要求,当两个指标符合抗病毒治疗的适用条件时,才应该进行相应的治疗,因为这时已经进入了乙型肝炎活动期。

针对乙型肝炎活动期,我们常推荐的治疗方法是抗病毒治疗。不难理解,抗病毒就是冲着乙肝病毒去的,它可以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来降低肝脏的炎症水平,进而减少肝硬化或肝癌的发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国内已上市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有口服核苷类和干扰素两类,由于核苷类药物服用更为方便,价格更加低廉,安全性也较好,所以我国九成左右的患者都是选择服用口服核苷类药物来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其中,以润众为代表的恩替卡韦分散片和以名正为代表的阿德福韦酯胶囊是临床医生最常处方的两个药物,也是最受患者朋友推崇的两个治疗药物,前者的主要特点是抗病毒能力最强,而名正的特点是具有高基因耐药屏障,更不易发生耐药。

我们今天主要学习了谷丙转氨酶偏高的原因,对于非疾病导致的转氨酶异常,主要的应对措施排除不健康的生活因素后进行复查。而如果是各种疾病导致的转氨酶异常,一定要明确搞清楚病因后再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