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0 20:20:40
高催乳素血,如果是病理性的,那么就是一种疾病,就需要治疗。对于该疾病,不同时期的病情,其治疗措施也就不同。下面是关于该疾病的治疗措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帮助。
药物治疗:1.抗催乳素药物 抗催乳素包括溴隐亭、长效溴隐亭、硫丙麦角林、卡麦角林、特麦角脲、甲麦角林、喹那角林(诺果宁)和麦角乙脲。
(1)溴隐亭疗法:溴隐亭为半合成麦角碱衍生物,多巴胺受体激动药。澳隐亭通过增强多巴胺受体功能,促进下丘脑PRI-IH生成和分泌,抑制垂体PRI生成。溴隐亭也直接抑制垂体肿瘤生长,抑制垂体PRI、GH、TSH和ACTH分泌。
溴隐亭疗法适用于各种类型高催乳素血症,也是治疗垂体腺瘤首选药物。口服剂量为2.5~5.0mg/d。溴隐亭口服后1~3h,血药浓度达到高峰,抑制催乳素分泌作用维持14h。1次口服溴隐亭2.5mg,约90%患者催乳素降低,1/3患者催乳素降至正常。不能耐受口服者可采用阴道用药。
溴隐亭治疗的目的是抑制溢乳、恢复月经、促进排卵和妊娠。非肿瘤型高催乳素血症平均治疗时间为12个月,肿瘤性高催乳素血症,溴隐亭平均治疗时间为47 个月。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治疗效果与年龄、性别、溴隐亭开始剂量、治疗时间长短、肿瘤大小、治疗期间妊娠、以前放疗之间存在相关性。
肿瘤性高催乳素血症溴隐亭治疗后,80%~90%垂体微腺瘤缩小,10%~20%永久性消退,多出现于治疗开始的前几周内。停用溴隐亭后,肿瘤复发率为35%。虽无证据表明溴隐亭有致畸作用,也不影响妊娠转归,但治疗期间一旦妊娠应停止治疗。
溴隐亭治疗1年,11%微腺瘤妇女,催乳素和月经功能永久性恢复正常。治疗2年,垂体肿瘤的永久性消退率为22%。虽然大剂量溴隐亭(10mg/d)疗效优于低剂量,但副反应率较高难以耐受。溴隐亭(5~12.5mg/d)可引起50%垂体巨腺瘤缩小,其中2/3发生治疗前6周内,1/3于治疗6个月后才缩小。溴隐亭治疗的排卵率、妊娠率、剂量和疗效详见抗催乳素节。
(2)卡麦角林:为长效、高效抗催乳素制剂,临床疗效和耐受性良好。卡麦角林与多巴胺受体D2有高度亲和力,直接抑制垂体催乳素分泌细胞,降低催乳素分泌。治疗剂量范围为0.25~1.0mg/周。先从小剂量0.25mg 开始,每周2次,4周后改为1mg,每周2次。服药后2~3h,血药浓度到达高峰,血浆半衰期为65h。卡麦角林治疗后,80%患者催乳素降至正常,排卵率为72%,溢乳停止率90%。血浆催乳素水平恢复正常6个月后逐渐停药。临床观察表明,卡麦角林疗效和耐受性均优于溴隐亭,是治疗高催乳素血症首选、安全和有效的新一代药物。
卡麦角林明显地缩小垂体肿瘤甚至完全消失,可用于治疗对溴隐亭耐药的垂体巨大腺瘤。临床资料表明,虽然卡麦角林对妊娠无不良影响,但治疗过程中一旦恢复排卵,应于希望妊娠前一个月停止治疗。
(3)奎那角林(诺果宁):是一种非麦角碱类多巴胺能激动药,是新一代特异、高效、长效抗PRL药物。血浆半衰期为22h。CV205~502作为强力多巴胺受体(D1、D2)激动药,在下丘脑-垂体轴PRL细胞水平,通过增强多巴胺受体功能,抑制PRL。生成、作用强而持久、耐受性良好、副反应轻微。大剂量时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对心、肺、肝、肾、血液功能无不良影响。病人对奎那角林耐受性良好,因不良反应停药几率为7%,优于溴隐亭。
奎那角林用于治疗对溴隐亭不能耐受、治疗无效和复发者,剂量范围为0.04~0.1mg/d,治疗作用与剂量相关,如口服0.04mg/d,PRL降低>50%,持续8h;口服0.06mg/d,PRL降低66%,持续24h,36h仍降低47%,睡眠PRL峰消失。奎那角林抑制TSH合成和释放,但不影响FSH、LH、T。和肾上腺轴功能。奎那角林增加GH-RH的释放,而抑制GH-IH释放,服药后血浆GH暂时性升高,但夜间GH仍正常。
奎那角林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头3天每天0.025mg,后3天0.050mg/d,以后改为0.075mg/d,然后根据治疗反应调整剂量,在3个月达0.1mg/d。多数病人在治疗1个月后催乳素开始降低,病人耐受性良好。
奎那角林治疗后,垂体巨大腺瘤体积平均缩小324mm3(46%),微腺瘤缩小73mm3(57%),巨大腺瘤血浆催乳素平均降低 163μg/L(65%),微小腺瘤平均降低113μg/L(73%)。法国27个医学中心,107例观察发现,明显临床疗效多出现于治疗2年后。 Schultz(2000)治疗观察发现(50例,剂量100μg/d,平均治疗31.6个月),催乳素恢复正常率,非肿瘤性高催乳素血症为82%,微腺瘤为73%,巨腺瘤为67%。肿瘤体积缩小率,微腺瘤为55%,巨腺瘤为75%,视力改善或恢复正常。妊娠率为26%。Nobels(2000)发现,大剂量喹那角林并不能有效地抑制垂体非功能性肿瘤的生长,其作用可能与肿瘤存在多巴胺受体表达相关。
Di Sarno(2000)先应用喹那角林(0.075~0.6mg/d,12个月),后应用卡麦角林(0.5~1.5mg/次,每周2次,12个月)。催乳素恢复正常率,微腺瘤为100%,巨腺瘤为87.5%。肿瘤体积缩小率80%以上者,微腺瘤为21.7%,巨腺瘤为25%。所有患者在停用喹那角林后 15~60天复又出现高催乳素血症。两种药物的耐受性良好。喹那角林治疗的第1周部分患者可出现恶心和体位性低血压,但于治疗的第3周症状自然消失。
(4)硫丙麦角林:为新一代安全、价廉,耐受性良好的抗催乳素药物,是治疗垂体巨大腺瘤的首选药物,剂量为0.05~0.5mg/d。治疗12个月 (3~36个月),PRL降低88%,垂体肿瘤缩小25%者86%,缩小50%以上者77%,缩小75%以上者45%,多数患者视野恢复正常 (Orrego,2000)。
2.促排卵治疗 适用于高催乳素血症、无排卵性不孕、单纯溴隐亭治疗不能成功排卵和妊娠者。即采用以溴隐亭为主,配伍其他促排卵药物的综合疗法:
(1)溴隐亭-CC-hCG。
(2)溴隐亭-hMG-hCG。
(3)GnRH。脉冲疗法-溴隐亭等。综合疗法可以节省抗催乳素药物,缩短治疗周期并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
手术治疗:适用于巨腺瘤出现颅内压迫症状,溴隐亭治疗无效、巨大腺瘤、嫌染细胞瘤多种垂体激素分泌者。现行的经蝶显微手术,安全、方便、易行,疗效类似于溴隐亭疗法。手术前后配伍用溴隐亭可提高疗效。手术缺点是,垂体肿瘤无明显包膜、边界不清楚,手术不易彻底或损伤,引起脑脊液鼻腔瘘和术后垂体功能减退。值得注意的是,术前应用溴隐亭治疗虽可缩小肿瘤,但可引起肿瘤纤维化、硬化和周围组织粘连,不利于手术分离和切除,因此如确定手术、术前可暂不用药,术后再补充药物或放射治疗。
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垂体催乳素腺瘤死亡率低于0.5%,术后暂时性糖尿病发生率为10%~40%,永久性糖尿病和医源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低于2%。微腺瘤术后催乳素和排卵恢复正常几率为65%~85%,巨腺瘤则为20%~40%,视野恢复正常者占85%。
化学治疗(放疗):适用于下丘脑-垂体系统非功能性肿瘤,以及药物和手术治疗无效者。目前多采用先进的立体聚焦放射治疗方法包括:深部X线,γ,60Co,α粒子和质子射线,核素90Y,198Au垂体植入等。
有了以上治疗方法,那么患者也就应该及时的接受治疗并早日康复。治疗是去除疾病的关键,所以患者需要认识该疾病的治疗措施,并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