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教你解读骨密度的检测结果

2022-08-22 14:13:32

荆兆峰 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骨密度对于大家来说可能有点陌生,其实是一个检测人体骨骼密度的一个数值,是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非常有助于诊断骨质疏松症,也是骨折风险预测重要指标,那么一个正常人的骨密度值是多少呢?骨密度的检测结果怎么解读?下面一起了解一下吧。

骨密度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骨密度是骨骼矿物质密度的简称,主要是以克/每平方厘米为单位的,是一个绝对值。并且不同的骨密度检测骨密度的绝对值也有多区别的,一个正常人的骨密度范围为100%,其中偏少1%~12%属于基本属于正常,所以在检查骨密度偏低时也不用有太大的心理压力,但是也不能轻视,根据具体情况做好预防措施。

骨密度的检测结果解读

很多人对于骨密度的检测结果不是很了解,不知道其中的数值代表什么,其实是非常简单的,骨密度检查结果数据并不是很复杂,有T值和Z值两个值。其中T 值用于表示中年人的骨密度水平,例如绝经后妇女以及大于50 岁男性。而Z 值则用于儿童、绝经前妇女以及小于50 岁的男性。

其实无论T值还是Z值,只要在正常范围之内说明骨骼强度不会有大问题。如果小于0就要注意了,这意味骨骼强度受损,骨折的风险会有所增高,数值越小,骨折发生率就越高。拿T值来为例子,T值≥-1属于正常范围,T值在-1~-2.5之间是属于骨量低下,如果T值≤-2.5的患者就会为判断为骨质疏松。

骨密度正常值范围是多少?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都知道了吧,骨密度的是判断骨质疏松以及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标准,尤其是老年人骨骼钙化严重,非常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需要定期的检查骨密度,当发现骨密度数值异常时,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增强骨骼的强度,避免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