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7 11:27:07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导致上消化道症状和不适的最常见原因,也是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在世界范围内,普通人群中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病率估计在之间10%~45%。因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人群具有中较高的发病率和慢性和反复发作的症状特点,使其对患病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症状是由主要位于上腹部的一组异源性的症状构成的症状群包括:餐后饱胀、早饱、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烧灼感、恶心、呕吐、嗳气、上腹部胀气等“消化不良”症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可同时合并胃食管返流病和肠易激综合征等,因此患者出现烧心、返酸等症状和腹痛、便秘、腹部胀气、腹部膨胀、腹部不适等肠道症状的可能性也较高。
如果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进行分类,则主要分为以下两种:餐后不适综合征,表现为正常量进食后出现餐后饱胀不适或过早产生饱腹感而影响正常进食,每周可发生数次;上腹疼痛综合征,表现为中等程度以上的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每周至少发生一次,而且这种疼痛是间断性的,即便排便或排气后也不能缓解。不同的症状通常是由于不同的病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应当注意观察自身身体状况的异常,以便为医生提供更多有效的信息。
中医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原因是正气内虚、脾胃失运、食滞中焦,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饮食,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来减少餐后的不适,同时还应当辅以适当的运动,促进消化。病情严重时还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采用中药治疗,调节身体各器官机能,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