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化脓性骨髓炎分哪几类?

2014-02-22 11:45:20

史向海 主治医师 朔州市朔城区医疗集团

化脓性骨髓炎在骨科类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属于较为多见的一种慢性骨病,有的时候是由于人们对化脓性骨髓炎疾病的不了解、有的时候是由于化脓性骨髓炎病发类型的多样性,通常会使得人们在罹患化脓性骨髓炎病之后,即便进行了身体疾病的医治,但也不能够将化脓性骨髓炎这一慢性骨病顽疾一次性治好。那么,通常情况下,化脓性骨髓炎划分为几种病发类型呢?

化脓性骨髓炎是指骨膜、骨密质、骨松质及骨髓受到化脓性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炎症,是一种常见病,非常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

化脓性骨髓炎可以分为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和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多见于10岁一下儿童,常见于四肢长骨干骺端,此病起病急骤,患者患病后会出现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40℃,脉搏较快、全身不适及食欲减退等。患者还会出现局部剧烈疼痛和搏动性疼痛,附近肌肉痉挛,患肢不敢动,软组织受累症状明显,局部红、肿、热,有压痛等。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多有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开放性骨折或战伤史,少数患者会有慢性局限性骨脓肿和硬化性骨髓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局部会出现红肿、疼痛、流脓,可伴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病反复发作,有时有小块死骨片从窦道排出,窦道周围皮肤常有色素沉着,窦道口有肉芽组织增生。

从疾病的病情发展上来分析,通常会将化脓性骨髓炎分为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和慢性化脓性骨髓炎,这是根据骨髓炎病情的严重情况来进行区分的。当然,化脓性骨髓炎处于急性病发时期的时候是最容易得到根治的,可是人们往往会错过化脓性骨髓炎的最佳治疗时间,使得身上疾病发展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