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复位方法之手法复位

2022-08-22 14:10:58

荆兆峰 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骨折之后,最主要的是要先复位,如果没有很好地复位,即使以后表面看起来恢复的不错都有可能带来严重的后遗症。在临床上,骨折复位的方法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是一种手法复位的方法。今天我们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这种方法。

手法复位:应用手法使骨折复位,称为手法复位。大多数骨折均可采用手法复位的方法矫正其移位,获得满意效果。进行手法复位时,其手法必须轻柔,并应争取一次复位成功。粗暴的手法和反复多次的复位,均可增加软组织损伤,影响骨折愈合,且可能引起并发症。因此,对于骨折的复位,应争取达到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如不易达到时,也不能为了追求解剖复位而反复进行多次复位,达到功能复位即可。

手法复位的步骤为:

(1)解除疼痛:即使用麻醉解除肌痉挛和消除疼痛。可用局部麻醉、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后者多用于儿童。采用局部麻醉时,即将注射针于骨折处皮肤浸润后,逐步刺人深处,当进入骨折部血肿后,可抽出暗红色血液,然后缓慢将2%普鲁卡因10ML(需先作皮试)或O.5%利多卡因10ML注入血肿内,即可达到麻醉目的。

(2)肌松弛位:麻醉后,将患肢各关节置于肌松弛位,以减少肌肉对骨折段的牵拉力,有利于骨折复位。

(3)对准方向:骨折后,近侧骨折段的位置不易改变,而远侧骨折段因失去连续性,可使之移动。因此,骨折复位时,是将远侧骨折段对准近侧骨折段所指的方向。

(4)拔伸牵引:在对抗牵引下,于患肢远端,沿其纵轴以各种方法施行牵引,矫正骨折移位。绝大多数骨折都可施行手力牵引,也可将骨牵引的牵引弓系于螺旋牵引架的螺旋杆上,转动螺旋进行牵引,称螺旋牵引术者用两手触摸骨折部位,根据X线片所显示的骨折类型和移位情况,分别采用反折、回旋,端提、撩正和分骨、扳正等手法予以复位。

以上就是我们对手法复位方法的介绍。其实,很多人都常见到,比如扭到脚了,有经验的医生只需在你不注意的时候扭正就能缓解疼痛,这就是手法复位的雏形。但是,现代医疗也更多的依靠一些精准的医疗器械了,这会减少一些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