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12 17:17:22
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IHD)。 症状表现胸腔中央发生一种压榨性的疼痛,并可迁延至颈、颔、手臂、后背及胃部。发作的其他可能症状有眩晕、气促、出汗、寒颤、恶心及昏厥。严重患者可能因为心力衰竭而死亡。
冠心病动脉狭窄以后,最重要的是要疏通血管,让血流顺利通过,恢复心肌正常的营养供应。有什么样的治疗方法呢?1977年在苏黎世成功进行了第一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从此开拓了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新纪元,改变了冠心病治疗的总格局,揭开了介入治疗、外科搭桥术和药物治疗的“三足鼎立”局面。
冠心病介入疗法是经皮穿刺股动脉,用带球囊的心导管经周围动脉送到冠状动脉,在导引钢丝的指引下进入狭窄部位。向球囊内加压使之扩张,部分病人同时植入冠状动脉内支架,使血流恢复正常。其效果可与外科手术媲美,且无需全麻开胸,不会造成较大的创伤;与药物治疗相比,更直接有效,目前临床上已广泛应用。除此之外,对于不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亦可选择其他介入性治疗,如冠状动脉内溶栓术、冠状动脉激光成形术、腔内斑块旋切术等方法。
冠心病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是施行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俗称冠状动脉搭桥术。它是取患者自身的大隐静脉或乳内动脉等作为旁路移植材料,一端吻合在主动脉,另一端吻合在病变冠状动脉远端,建立新的“桥”血管来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流供应。这项手术可以达到全部冠脉血管重建正常血流的治疗目标,已成为最普遍的择期心脏外科手术。但因心外科手术要开胸,全身麻醉,手术创伤较大,风险大,病人恢复期长,对其他脏器也有一定损伤,所以并不适合所有冠心病患者。
除介入及外科治疗外,药物治疗同样是冠心病治疗不可缺少的良方。即便已接受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病人仍需服用药物,以便调整多种易患因素对机体的不利影响。另外,由于药物治疗有助于改善症状,不能畅通血管,所以适合于冠脉病变较轻或以冠脉痉挛为主的病人或冠脉病变太弥漫已失去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机会的终末期冠心病人。常用的药物治疗为,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以及稳定斑块降血脂的治疗,还有抗心绞痛的治疗。常用的药物是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以及他丁类的降脂药。
总而言之,应结合病人的心脏功能和全身伴随疾病情况来全面综合考虑、权衡利弊和进行价/效比,为病人选择一种最佳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