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氢吡啶类降压药不良反应

2023-07-18 16:37:24

李卫萍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在临床上,我们发现,不少病人在发现自己(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及(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得了高血压后,仍怀着“吃上药就要终身服药”,“是药就有三分毒”的错误观念,以致延误早期降压治疗,使心、脑,肾血管受到不可逆转的损伤。分析造成这种错误的重要原因,是病人担心降压药的不良反应,担心长期服药会有依赖性或耐药性。

二氢吡啶类CCB无绝对禁忌证,降压作用强,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我国抗高血压临床试验的证据较多,均证实其可显着减少脑卒中事件,故推荐使用二氢吡啶类CCB。

适用于大多数类型的高血压,尤对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或颈动脉粥样硬化、周围血管病患者适用。可单药或与其他4类药联合应用。对伴有心力衰竭或心动过速者,应慎用二氢吡啶类CCB,少数患者可有头痛、踝部水肿、牙龈增生等副作用。

二氢吡啶类降压药不良反应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头痛,面部潮红 中青年女性服用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特别是硝苯地平后,常很快出现头痛、面部潮红。同时,可伴心动过速、夜寐不安等。这是由于硝苯地平有较强的扩动脉血管作用,血管扩张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所致。

2 踝肿踝肿是钙拮抗剂(“地平”类降压药)常见不良反应。由于全身小动脉明显扩张,引起下肢末端血流增加,而静脉并无扩张,导致血液回流障碍,出现踝肿。一般多在服药后数天甚至半年到一年以后才出现。

3 干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普利”类),如洛汀新、蒙诺等,通过抑制酶的作用,使具有强效收缩动、静脉血管作用的血管紧张素Ⅱ形成减少,从而扩张全身动静脉,使血压下降。同时,抑制酶还会使缓激肽堆聚在人体内,尤其是堆聚在上呼吸道及肺部,刺激黏膜,引起干咳。但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沙坦类)抑制血管紧张素Ⅱ,不通过抑制酶的作用,因此,基本上无干咳副作用。

4 血尿酸升高、痛风 噻嗪类利尿剂,即使较小剂量,也具有在肾小管内竞争尿酸排泄通道的作用,因而可以减少尿酸从肾脏排泄,使血尿酸升高。在血尿酸升高的病人中,有5%~12%的病人,一般当血尿酸>420微摩/升时,可发生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结节或尿酸性肾病、肾结石,最后导致肾脏衰竭。

5 血钾异常 较大剂量的噻嗪类利尿剂,如寿比山2.5毫克/日,氢氯噻嗪25毫克/日,对某些敏感病人有较强促使肾脏排钠,同时排钾的作用,引起血钾较低。另外,普利类及沙坦类降压药则会使血钾轻度升高,因此,肾功能不好的病人服用这两种降压药时,必须注意高血钾。血钾过低、过高都会对病人造成不利影响,如引起心律失常等。

6 血糖,血脂升高 较大剂量长期服用噻嗪类利尿剂及(或)B受体阻滞剂,尤其是B受体阻滞剂时,会引起明显的血糖升高,糖耐量异常或新发糖尿病增多。不少大型临床试验证实,B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肯定会使新发糖尿病增加。

高血压用药方案
硝苯地平缓释片(Ⅱ)
硝苯地平缓释片(Ⅱ)降压效果快,并且缓释片作用比较持久、稳定。降压效果...
马来酸依那普利片
依那普利扩张全身血管而起到降压的效果,所以降压作用也是稳定的、也是安全...
氢氯噻嗪片
除利尿排钠作用外,可能还有肾外作用机制参与降压,是降压的增效剂,起到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