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检测指标及检查方法是什么?

2014-04-19 20:58:13

田鹏飞 主治医师 淄博市第一医院

我们大多数人治疗高血压的步骤基本都是:先检查,确诊,之后吃药或住院治疗。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在一开始就知道了高血压的检测指标,并特别注意这些方面,使被测因素都处于正常值,那我们就可以省去很多麻烦了。

高血压的检测指标是什么?

1、肾素活性(PRA)和血管紧张素Ⅱ(AⅡ)

肾素是由肾脏近球体分泌分子量为40000的一种羧基蛋白水解酶,它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原产生血管紧张素Ⅰ(AⅠ),AⅠ在转化酶的作用下形成AⅡ。AⅡ是目前已知体内的最强升压物之一。检测血浆中PRA和AⅡ浓度已成为肾性高血压、内分泌型高血压的诊断所必需,也是高肾素低血容量型高血压、低肾素高血容量型高血压、正常肾素正常血容量型高血压分类的依据。

●肾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鉴别诊断。前者基础值增高,对立位、低钠和速尿的激发反应正常, 后者基础值常低下,特别是激发反应低下。

●肾血管性高血压测定分肾静脉血浆肾素活性,有助于确定是否宜于手术治疗。当侧枝循环建立,患侧/健侧的比值正常或仅轻度增高,手术效果不会好。只有比值明显增高才提示手术可以获得明显降压效果。节段导管取血测定,可了解小范围的缺血。

●分泌肾素的肿瘤如近球小体瘤等,外周血浆肾素活性增高,同时单侧肾静脉血肾素活性明显增高,但肾动脉不见狭窄。

●急性肾功衰病人血浆肾素活性明显升高,血液透析后随病情改善而恢复正常。

●慢性肾功衰伴高血压时,测定血浆肾素活性有助于区分可治性(血容量高,肾素活性不高)和顽固性(肾素活性增高)高血压,前者透析疗法有效,后者则透析效果不佳,切除肾脏才可望血压下降。

2、醛固酮

醛固酮(ALD)是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合成和分泌的类固醇激素,分子量360.4,它是一个非常强的电解质排泄的调节因子,临床上与很多疾病有关。

增高见于:

●生理情况下:低盐饮食、大量钠离子丢失、钾摄入过多可致醛固酮分泌增加;妇女月经的黄体期,妊娠后期可见醛固酮增高;体位改变,立位时升高,卧位时降低,故测定醛固酮时要固定采血方式。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如肾上腺醛固酮瘤,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分泌醛固酮的异位肿瘤等患者。由于醛固酮分泌增加,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临床表现为高血压和低血钾综合征。

●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腹水性肝硬化、Bartter综合征、肾血管性高血压、肾素瘤和利尿剂使用等。其特点是血浆肾素活性升高,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分泌增多,临床表现为浮肿,高血压和低血钾等。

●长期口服避孕药,雌激素类药物,可促进醛固酮分泌。

降低见于:

●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如阿狄森病。

●服用某些药物,如心得安、甲基多巴、利血平、可乐宁、甘草和肝素等以及过多输入盐水等情况可抑制醛固酮分泌。

●选择性醛固酮减少症、先天性原发性醛固酮减少症

高血压如何检查?

1.高血压三项检测前一定要停止服用药物,因为某些药物如B-阻断剂、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及甾体激素、甘草等可影响体内肾素水平,所以一般要在停药后2周测定肾素活性,利血平等代谢慢的药物应在停药3周测定。如病人不宜停药可改服胍乙啶等影响肾素较小的降压药。

2.标本的收集与处理

取肘静脉血4ml,迅速注入放在冷水浴冷却的特殊抗凝管中,摇匀,立刻放回冰水浴中冷却,待离心时取出。以1000转/分,离心5分钟(最好在4℃离心),分离取出血浆,此操作应在15分钟内完成。分离出的血浆应立即送检或-25℃保存,可用2个月。

3.检查结果

第1级:动脉功能性狭窄或伴有轻度硬化,主要发生于第2分支及以下的分支。

第2级:动脉硬化程度比第1级明显,动脉管径狭窄不均,并出现动静脉交叉压迹现象。

第3级:动脉狭窄与硬化外,尚有视网膜水肿、棉絮状斑、硬性白斑、出血斑等视网膜病变。

第4级:除第3级改变外,尚有水肿。

以上就是对高血压检查的介绍,这不仅对我们预防高血压有帮助,还补充了高血压知识,可以让我们更全面的了解高血压。只有彻底弄清楚高血压的来龙去脉,测量指标等,我们就可以在生活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它。

高血压用药方案
硝苯地平缓释片(Ⅱ)
硝苯地平缓释片(Ⅱ)降压效果快,并且缓释片作用比较持久、稳定。降压效果...
马来酸依那普利片
依那普利扩张全身血管而起到降压的效果,所以降压作用也是稳定的、也是安全...
氢氯噻嗪片
除利尿排钠作用外,可能还有肾外作用机制参与降压,是降压的增效剂,起到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