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性心脏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2013-03-18 13:43:20

崔彩霞 主任医师 朝阳糖尿病医院有限责任公司

血液中红细胞数异常升高。Velarde在秘鲁(3850m)报告了72例高红症,平均血红蛋白为235g/L,血细胞比容71%。我国对高红症的诊断标准是:血红蛋白>200g/L,血细胞比容>65%和红细胞数>6.5×1012/L。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均正常范围,血小板与同海拔高度健康人相同。骨髓粒细胞系统主要特点为红系统增生旺盛,红系占有核细胞的33.3%,以中、晚幼红细胞为明显。粒细胞及巨核细胞系统无明显变化。酸碱度(pH值)测定高红症病人pH降低。血气分析表现为显著的低氧血症。PaO2降低。PaCO2增高。A-aDO2增高。标准碳酸氢盐相对性高碳酸血症。肺功能除了小气道功能轻度异常外,其他无明显变化。小气道功能表现在病人的闭合容积增高.用力呼气中段流量降低。

心电图以右心室肥厚为主要表现,电轴右偏,极度顺钟向转位,肺型P波或尖峰形P波,完全或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右室肥厚伴有心肌劳损等。仅少数病人P-R及Q-T间隙延长及双室肥厚。右室肥厚与肺动脉高压呈正相关。

最大中段呼气流速临床上有时高心病与肺心病较易混淆,前者是慢性缺氧引起的肺血管损伤性疾病,而后者是由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所致的气道阻塞性疾病,故肺功能检查对两者的鉴别具有重要价值。高心病病人仅轻度小气道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用力呼气中段流量(FEF25%~75%)、闭合气量(CV/VC%)等降低。

超声心动图:特别是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最理想的无创伤性定量化诊断肺动脉高压的方法。超声心动图主要表现为右室流出道扩张,右室内径增大,右室流出道增宽而左房内径无明显变化,右室流出道与左房内径比值增大;右室前壁厚度也增加。中华医学会高原医学会制订的高原心脏病诊断标准是:右室流出道>33mm,右室舒张末期内径>23mm。

X线检查:多数病人肺血增多和肺淤血可同时存在,有的病例肺门影扩大,肺纹理增加。心脏改变为肺动脉段凸,圆锥膨隆,有的甚至呈动脉瘤样凸;右心房和(或)右心室增大,心脏呈二尖瓣型,右下肺动脉外径增宽。个别病人也可出现左右心室都增大。高心病X线诊断标准:右下肺动脉干横径>17mm,右肺下动脉干横径与气管横内径比值>1.10。

高原性心脏病健康指南
长期在高原上如何保护心脏
高原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并不高,只有突然进入高原地带,才可能会引起类似的现象。因此,在进入高原区域之前,要注意各方面的设计检查,也可以随身携带一些常备的药品,避免引起心脏异常或者呼吸不畅等现象。另外,要保持良好的饮食规律和愉悦的心情。...
高原性心脏病能自愈吗
高原性心脏病是心脏病类型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和在3500米以上的高原上呆过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一旦形成之后,一般情况下很难自愈,因为这是一种不可逆的疾病,有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脏扩大、肺动脉高压,甚至心力衰竭等,恢复起来难度会比较大。...
高原慢性心脏病可以检查出来吗
高原慢性心脏病是可以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查体、血氧饱和度、X线、肺功能、实验室等方法查出来的。明确查出该病之后,患者就可通过利尿剂、抗凝药、抗生素等药物来进行治疗改善病情,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增大治疗难度。...
高原气候心脏病怎么办
高原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是许多刚来高原的人都会遇到的。普通人从低处走到高处,会因为环境的急剧改变而引发疾病。初到高原的人,身体长期处于缺氧状态,造成肺部血管收缩,肺循环阻力增大,最后引起心力衰竭,进而诱发高山性心脏病。可以通过一般治疗、氧气治疗和食物调理来进行缓解。...
高原性心脏病能治好吗
高原性心脏病是一种多发的心血管内科疾病,多见于高寒地区居住者或是吸烟者,病发后症状明显,容易产生头痛、疲乏无力以及睡眠紊乱等表现。该病的治疗应当迅速展开,可结合病情选择一般、药物或是氧疗法来治疗,积极处理才能促进心脏健康恢复。...
得了高原性心脏病怎么办
高原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多出现在高原地区。高原性心脏病会严重损害患者的心脏功能,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针对高原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有一般处理方法,即日常生活习惯上的调理;氧疗,为患者供氧;强心利尿药物治疗;抗生素;离开高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