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性白内障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2013-03-24 21:44:51

刘兴强 主任医师 东营市人民医院

(一)发病原因

 白内障摘除术时晶状体囊、上皮细胞或晶状体纤维的残留。

(二)发病机制

正常晶状体上皮细胞仅分布在晶状体前囊膜下至赤道及赤道弓部。是由单层柱状细胞组成,这些细胞被分成前中心带(与晶状体前囊相对应)和晶状体赤道弓(E细胞)2个生物带。前者由单层扁平柱状细胞组成,这些无有丝分裂活性的上皮细胞处于静止期,其原形细胞(A细胞)受刺激而增殖形成纤维组织,即所谓假纤维化;而后者是后囊膜混浊发生的最重要区域,在这个区域的细胞分化增殖的非常活跃,新晶状体纤维也由此不断地产生。

临床上,大多数PCO病例是由于白内障术后囊袋内残留或新生的上皮细胞增殖而引起,尤其是新生的上皮细胞起了更大作用。其外观形似珍珠或纤维组织,或2种形态的结合,前者即所谓Elschnig珍珠(Elschnig’spearls)。前部上皮细胞由于其原始型细胞的纤维化,是PCO纤维形成的原因之一。尽管赤道部上皮细胞肿胀形成囊泡状,但最终仍可纤维化。当因纤维化而使后囊膜完全混浊,即形成后发性膜性白内障或被称作继发性白内障(secondarycataract)。如伴有皮质残留,且为前后囊膜不全包绕,则吸收较为困难,加之出血、渗出等附加过程,构成了更为复杂的机化膜组织。这种膜组织,由于厚而致密,严重影响视力。有时机化膜组织与周围虹膜广泛粘连,使瞳孔严重偏位或闭锁,引起继发性青光眼。在有些病例,可以在膜组织内生长有大量的新生血管,几乎使再次手术成为不可能。在另一些病例,由于残留皮质较多,特别是周边部位,加之E细胞大量增殖,终于在靠近赤道部形成一环形隆起,而瞳孔区不受累及,这一环形隆起被称为梅氏环(Soemmerringring)。梅氏环可以保持长期稳定,瞳孔区后囊膜也会保持透明状态,一般不会影响视力;如果梅氏环破裂,所释放的物质进入前房,则可引起严重的炎症反应,并促进后发障的进程,此时必须手术将其清除。如果有效防止Soemmering环的形成,可大大降低PCO的发生率。

后发性白内障健康指南
后发性白内障有什么症状
后发性白内障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其起因方面较为复杂,多与老化、遗传以及局部营养障碍等原因有关,发病初期时症状并不明显。如病情不断发展,则症状不断加重,继而产生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表现,严重者还会产生单眼复视或是多视等不适的情况。...
为什么会有后发性白内障出现
后发性白内障出现的原因比较多,跟中毒或者是营养不良、眼部外伤、慢性的免疫性疾病久治不愈等因素都有一定的关系。患者除了坚持用药治疗之外,也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的方法达到治愈的目的。另外,在治疗期间也要注意饮食健康,多吃一些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这样就能促进病情更快治愈。...
如何治疗后发性白内障
对于后天性白内障这种情况,建议大家应该要在详细检查的基础上予以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既可以使用YAG激光进行治疗;也可以辅助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巩固治疗,这些方法对于后发性白内障的治疗都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后发性白内障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发生后要酌情选用刺囊术、囊膜切开术或剪除术、YAG激光切开术等。  (二)预后  ...
后发性白内障应该如何预防?
  PCO的预防的原则可分为2个方面:即术中努力清除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和皮质;如果有一些细胞...
后发性白内障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Soemmering环脱入前房可激发急性炎症和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