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30 12:48:58
血常规检查通常要求空腹,那么,为什么要采集空腹血呢?
一般来说血常规检查需要空腹的,血常规检查前应空腹,但空腹并非不吃早餐这么简单。检查前一天晚上,就应该避免吃油腻的食品,8点之后更是应该禁食,假如12点还在吃夜宵,到抽血时,就不能保证空腹。体检当天早上,除了白开水,包括果汁、牛奶在内的饮料一律不能喝。假如想要使检查结果更理想,最好从检查前三天开始就基本吃素。
早晨进行空腹血采集能够较清晰、清楚地反映人体的生理状态。正常人的血液中的化学成分含量受年龄、性别等影响。同时还受精神、饮食、活动及用药等因素的影响。血液中的化学成分会随以上状态变化而发生变化。
空腹血指的是早晨未进餐与前一餐距离12小时的静脉血。此时体内各种物质达到相对稳定和平衡状态。如果空腹时间过短,会使得食物中的某些成分仍停留在血液中;空腹时间如果过久,人体就会处于饥饿状态,人体代谢物质会处于分解大于合成状态,多项的身体机能指标容易发生异常变化,都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每一项化验采用的检验方法不同,正常值也各异。正常数据是经过对大量正凡人的空腹血测定所得。因空腹时机体相对处于基础代谢状态,排除了食品等因素的影响,且性质也较稳定,能反映人体血液的真实情况,把众多检验结果经过统计处理,便得出了这一方法检测的正常值。抽取空腹血检查,这样的检查结果才具有可靠性,能真正地反映病人的实际情况,才能对诊断疾病提供有价值的证据。
血常规检查的其他注意事项有哪些?
检查前:
(1) 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2) 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开始禁食12小时,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3) 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检查后:
(1) 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2) 按压时间应充分。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所以当皮肤表层看似未出血就马上停止压迫,可能会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渗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压时间长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倾向,更应延长按压时间。
(3) 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
(4) 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