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2013-03-24 21:44:56

刘兴强 主任医师 东营市人民医院

(一)发病原因

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极少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二)发病机制

本病由于鸟氨酸酮酸转氨基酶(ornithineketoacidtransaminase,OKT)基因的变异和缺乏,导致体内高鸟氨酸血症。鸟氨酸(ornithine)在脉络膜内累积,影响其代谢而致病。研究证实患者血浆、房水和尿内鸟氨酸测定均比正常人增高,OKT功能不足,其活力低于正常。Smell和Takki首先报道9例本病患者的血浆、尿、脑脊液和房水内的鸟氨酸测定均比正常对照组增高10~20倍,因而提出本病与高鸟氨酸血症(hyperornithinemia)有关。鸟氨酸代谢通路是参加3个酶代谢反应。0KT是催化鸟氨酸代谢的重要酶,由于OKT的缺陷可造成鸟氨酸的积累,谷氨酸和脯氨酸的生成减少,酶的缺陷进而造成了眼底病变。Kaiser-Kupfer通过培养液里转化淋巴母细胞中OKT量的测定,证实脉络膜回旋形萎缩患者的淋巴母细胞中没有OKT的活性。由于鸟氨酸过多可造成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损害,很可能是此病的病因。

Kaiser-Kupfer以植物血凝素刺激淋巴细胞使其转化,转化的淋巴细胞鸟氨酸氨基转化酶(ornithineaminotransferase,OAT)活性增加15倍,以此方法测定酶活性比较容易可靠。比较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转化淋巴细胞OAT活性表现出明显的差异。OAT活性的缺乏也是本病的主要原因。说明OKT和OAT缺乏不能将鸟氨酸催化成谷氨酸,从而造成高鸟氨酸血症。鸟氨酸在血液中浓度增高,可直接或间接对肌细胞、纤维细胞以及RPE细胞的产生毒性作用。

本病女性携带者(杂合子)血浆内鸟氨酸浓度正常,但作鸟氨酸负荷试验即口服鸟氨酸后血浆内有明显的鸟氨酸滞留,测定OKT的活力,发现其介于正常人与患者之间。眼部病变的程度与血浆鸟氨酸浓度之间并不存在平行关系。本病少数患者血中鸟氨酸含量正常。Fell等报道有高鸟氨酸血症患者并无本病表现,ERG也正常,但有严重的神经系统障碍和精神运动迟缓。对视网膜的鸟氨酸-脯氨酸代谢研究发现人眼之虹膜、睫状体、视网膜、脉络膜的OKT活性高。而此酶活性组织分布与视网膜脉络膜萎缩有密切关系。

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健康指南
视网膜萎缩能治好吗 如何治疗视网膜萎缩
生活中较多的疾病会伤害到我们的眼睛,比如视网膜萎缩,这是特别复杂的眼病,主要因为各种病变伤害到了视肉膜,从而引发了该病的出现,患者的视力方面受到了影响,该病通过积极的治疗是可以康复的,但要注意时间的把握,必要时还应当注重手术治疗。...
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的检查诊断方法是什么?
  很多人都不知道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是什么疾病,根据疾病名词考虑是视网膜萎缩,由于疾病的症状很少...
患上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后有哪些症状呢?
  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疾病属于遗传病,主要与氨基酸代谢障碍有很大联系,患上疾病后要立即采取治疗,...
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鉴于发病机制和生化研究,发现本病是由于先天性某种酶的缺乏,并发现这种酶是0KT、0...
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应该如何预防?
预防方面,应着重查出杂合子。对有家族史者可进行产前检查,检出杂合子。羊水穿刺作细胞培养,可测定...
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回旋形脉络膜萎缩可继发白内障,尤其是后极性白内障,几乎所有患者20岁时发展为后囊下白内障。较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