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膜性肠炎是怎么引起的 浅析假膜性肠炎的具体原因

2022-12-29 19:29:51

吴寒 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临床上,假膜性肠炎的病因分析应该根据患者的病症表现来判断,比如患者在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等现象时,可以考虑是患者吃了刺激性的食物或者是不正常的药物造成的。当然,除了物理化学因素外,还有其它病因要了解清楚。

​假膜性肠炎可能是由严重的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表现为小肠或结肠粘膜表面有坏死组织,表面覆盖有一层假膜,因此被称为假膜性肠炎。这种类型的疾病,通常在大量或长期使用抗生素后发生,因为抗生素使用会导致肠道中益生菌群失调,这可能导致真菌感染。此外,术后抵抗力较弱的儿童也可能发展为假膜性肠炎,所以,建议停止使用抗生素并使用肠道益生菌进行积极治疗。

假膜性肠炎发生后,患有甲状腺小肠炎的概率会增加,而原因主要是艰难梭菌和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多发于50-60岁的中老年人。所以,假膜性肠炎患者应停止使用之前使用的抗生素,并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选择靶向性强的窄谱抗生素治疗。如果甲状腺营养性肠炎更为严重,并引起局部肠粘连狭窄,则需要在结肠镜检查下进行手术治疗,这样才能彻底解决疾病。所以,假膜性肠炎不同病因分析非常重要。

以上对于假性肠炎的发病原因已经做了介绍,患者在发生疾病后,病毒感染最为常见,这时应该通过服用药物来解决身体中存在的细菌、病毒。随后在病情治愈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中,患者要调整好自己的饮食习惯,注意自己的病情状况以及用药过程中合理把握药物,这样问题分析非常重要,患者要多做了解,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