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病的诊断依据

2013-03-15 20:31:38

包德刚 主治医师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

春秋天是“红眼病”流行的季节。这种在医学称之为病毒性结膜炎的急性传染病因感染的病毒不同而分为流行性角膜炎、流行性出血结膜炎。还有一种与季节有关的春季性结膜炎,主要是花粉或微尘等外来因素刺激引起的过敏反应。

红眼病也称为“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由一种微小核糖核酸病毒引起,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炎。分为细菌性和病毒性结膜炎两类,其临床症状相似,但流行程度和危害性以病毒性为较重。红眼病发病急骤,传染性强,一般都通过接触传染。一个人得了红眼病,1—2天之内全家可相继发病,以后再传播到社会。红眼病潜伏期很短,接触后2—3小时即可发病,1—2天后达到高峰。

红眼病的诊断依据

1、暴发流行,传染性强;

2、有剧烈的疼痛、畏光、流泪等重度刺激症状和水样分泌物;

3、结膜高度充血、水肿,球结膜下出血;

4、角膜弥漫点状上皮脱落;

5、耳前或颌下淋巴结肿大;

6、个别病例结膜炎消退后出现下肢麻痹。

结膜炎用药方案
乳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是眼科常用药物,能够杀灭感染眼结膜的细菌,从而减轻炎症...
头孢呋辛酯胶囊
头孢呋辛酯胶囊是临床使用广泛的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购买方便,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