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摄食训练的具体方法

2018-09-17 13:45:55

李元恩 二级心理咨询师 海口经济学院

吞咽障碍不仅会影响患者日常正常的摄取食物,还有可能导致食物误吸入气管从而进入患者肺部,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应早期进行吞咽功能训练,改善吞咽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那么摄食训练的具体方法是什么呢?

一、摄食前训练

患者经治疗,病情相当稳定,意识清醒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摄食训练,早期着重进行与摄食-吞咽有关的器官功能训练,一般采用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训练,2次/d.具体操作:用棉签蘸冰水入在前腭弓部左右交替摩擦5~8次,然后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因为前口腔咽部存在着机械和温度感觉受体,最具有促进吞咽作用,冷刺激可提高吞咽发生的敏感性和速度,使吞咽功能得到强化。

二、摄食训练

脑卒中吞咽障碍者进行摄食前训练后,经过调整姿势和改变食物形态,能咽下食物者就可以开始进行摄食训练。在摄食训练中,应根据患者病情及吞咽功能情况选择摄食的体位、食物的形态和食物在口中的位置等。

(1)摄食体位:能坐起的患者取躯干垂直、头正中位,颈轻度向前屈曲。不能坐起的取躯干30℃仰卧位、头部前屈,偏瘫侧肩部用枕垫起,喂食者位于患者健侧。进食结束后抬高床头40~45℃保持30min,防止食物反流。

(2)食物的形态:应根据患者吞咽障碍的程度选择食物的形态,原则为先易后难,糜烂食物最易吞咽,固体食物最难吞咽,液体食物最易误吸,糊状食物不易误吸。进食顺序应按照糜烂——糊状——固体——液体。

(3)食物在口中的位置:进食时应把食物置于口腔最能感受的位置。原则上应将食物置于侧舌后或健侧颊部,这样有助于食物的吞咽。

对脑卒中吞咽障碍者进行早期、科学以及合理的康复训练,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患者的残存功能,从而达到帮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所以,当患者病情稳定,头脑清楚的时候,就要尽早开始进行摄食训练,以便患者能够早日恢复正常的吞咽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