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治疗:
1. 非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急性胆囊炎一旦确诊,应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输液及休息等治疗。
(2)解痉镇痛:可用硫酸阿托品0. 3~0.6mg,每日三次,或0.5~1mg/次,肌肉注射:硝酸甘油0.6mg/次,舌下含服;度冷丁50~100mg/次,肌肉注射,以解除Oddi括约肌痉挛和疼痛。
(3)抗菌治疗:其目的是预防菌血症和化脓性并发症。常选用氨基苄青霉素和氨基糖甙类联合应用,或选用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羟唑和头孢呋肟治疗。更换药时应根据血、胆汁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而定。
2.手术治疗胆囊切除术是急性胆囊炎的根本治疗。手术指征:(1)胆囊坏疽及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者; (2)急性胆囊炎反复急性发作,诊断明确者;(3)经积极内科治疗,病情继续发展并恶化者;(4)无手术禁忌证,且能耐受手术者。
中医治疗:1.辨证分型治疗
(1)气滞证: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味。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陈皮、枳壳、川芎、香附助柴胡行气疏肝、和血止痛,使肝气条达,血脉通畅而痛止。白芍养阴柔肝,合甘草可缓急止痛。
恶心、呕吐者可加旋复花、代赭石;伴黄疸者加茵陈;合并胆石症者可加金钱草、海金砂。
(2)血瘀证:
治法: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方中五灵脂主入肝经血分,能通利血脉。散瘀止痛;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止痛;香附、元胡、乌药,枳壳疏肝行气止痛,故行气止痛作用较强;丹皮、赤芍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
热盛者加银花、连翘;恶心呕吐者加竹茹、黄连;湿重者加厚朴、苍术;腑实便秘者加生大黄。
(3)湿热证:
治法:疏肝利胆,清热利湿。
方药: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加减。方中柴胡疏肝利胆;茵陈善清利湿热、退黄疸;栀子、黄芩清热化湿;大黄、枳实通腑泻热;半夏辛开苦降、有助清化湿热;芍药缓急止痛。
右胁下痛剧加川楝子、元胡;右胁下触及包块、压痛拒按者加桃仁、赤芍;恶心呕吐者加竹茹、旋复花。
(4)脓毒证: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清营汤加减。方中犀角清心、凉血、解毒,生地清营凉血;元参、麦冬养阴清热;银花、连翘、黄连、竹叶清热解毒以透邪热。
湿热重者加茵陈、黄芩;腑实便秘可加大黄、枳实;神昏谵语者可服安宫牛黄丸;出现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者加服独参汤补气固脱以救急。
临床常见证型为上述四种,但又可相互交织、互相演变。治疗上应注重清、利、疏、通,因湿热不清,邪毒不除,不利胆疏肝则湿热难消,不通腑泻下邪毒从何而去。对胆绞痛剧烈者,通腑泻下为其首要,泻而痛减。体质佳者可重用大黄。在此基础上融汇变通,随证施治,乃可取得良效。且清利湿热宜早宜尽,若清利不及时彻底,恐湿热壅盛,酿成脓毒证的危候。
2.验方治疗
(1)泥鳅散:取泥鳅若干条,烘干研粉,每服9g,每日三次,饭后服。
(2)蒲公英汤鲜蒲公英60~90g,水煎服,每日一次。
中药治疗:(1)消炎利胆片:疏肝利胆,消炎止痛,6片/次,每日三次。用于急性胆囊炎、胆道炎。
(2)胆石通胶囊:利胆消炎,清热排石。4~6粒/次,每日三次。用于胆囊炎及伴有胆石者。
(3)舒肝止痛丸:疏肝理气止痛。每次1丸,每日三次。用于气滞型胁痛。
(4)茵栀黄注射液:疏肝利胆,清热利湿。10~20ml入500ml液中,静脉点滴,每日一次。用于湿热性黄疸。
针灸治疗:
1.针灸气滞型取期门、内关、太冲、阳陵泉,平补平泻;血瘀证选大包、支沟、大冲、膈俞、三阴交,用泻法;湿热证取期门、日月、支沟、阳陵泉、阴陵泉,针刺泻法。
2.耳针取肝、胆、大肠、三焦、交感等穴埋线或压籽。
3.灸法患者侧卧,点燃艾条后距神阙穴1~2寸,不断旋转。
4.穴位注射取双侧胆囊穴,用注射器抽取维生素K3 8ml,垂直刺入皮肤3~4cm,得气后注入药液,每穴4ml。
急性胆囊炎的中医分型与病理变化之间有一定的关系。气滞型和血瘀型大致相当于发病早期的非细菌感染阶段,主要是胆囊出口梗阻、胆盐刺激引起的化学性炎症, 治以中药疏肝利胆、行气活血为主,辅以抗生素预防感染;但由于胆囊的缺血、损伤、抵抗力降低,发病一周后约50%以上的病人可继发细菌感染,临床表现为湿热型,此时治疗即应积极抗感染,配合中药清利湿热;许多利胆中药具有促进胆汁分泌、松弛Oddi括约肌,如大黄不但利胆力强,且抗菌谱广,被推荐为胆囊炎的首选药物。当发生化脓性胆囊炎时,可出现寒战、高热及烦躁、谵妄等症状,相当于中医脓毒证,治疗应以西医为主,积极抗感染、抗休克及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