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消融术可靠吗

2017-02-25 21:31:50

颜道明 主任医师 济南南郊医院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人们体检意识逐渐提高、临床及影像技术特别是高频超声的普及应用,使甲状腺疾病特别是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显著提高。有研究发现,自高频超声在临床应用以来,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从19%增长到了67%[1],但其中只有5%~15%的甲状腺结节为甲状腺癌[2]。手术方法治疗甲状腺结节已被大家熟知,但由于手术创伤较大、会引起颈部瘢痕、可能会损伤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等缺点,患者的接受度不高;腔镜手术虽然可以做到体表无明显疤痕,但建立皮下通道被认为对患者的损伤较大;药物疗法和131I疗法作用有限。此时,消融疗法逐渐走进了大家的视野。

消融疗法主要包括热消融、无水乙醇注射消融(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PEI)等方法,相比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创伤大、留有疤痕和有可能损伤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的缺点,消融疗法具有创伤比较小、不留疤痕、恢复速度快和可重复性操作等优点,患者的接受度更高。

1消融疗法治疗甲状腺肿瘤的原理

1.1热消融疗法

机体内短时间的大量热量可以使组织和细胞在高温下发生凝固性坏死,最终被机体免疫系统清除吸收。热消融疗法主要是利用这种能量疗法应用于肿瘤的治疗中,将热量短时间内释放入肿瘤组织中,使其坏死吸收,从而达到不开刀治疗局部病灶的目的。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应用于甲状腺领域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激光消融、微波消融和高强度聚焦超声等方法。

1.1.1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机体内的组织在达到50度时就会产生不可逆性损伤,并且温度越高,对组织产生的损伤越大。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插入甲状腺肿瘤组织内部的射频仪产生的高频交流电磁波,使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离子和极性分子在射频仪的作用下产生高频摩擦振动,使局部肿瘤组织因高温而凝固坏死被机体吸收,另一方面,经过射频处理过的肿瘤组织会形成保护网,使其内的组织失去营养血供,最终使射频消融区域的范围逐渐变小、肿瘤组织变软,进而被机体内的免疫系统清除吸收[3]。

1.1.2激光消融(percutaneous laser ablation, PLA):PLA最早由Bown教授[4]提出,原理是利用激光仪产生的激光辐射生物组织,对其加热使组织内的蛋白质发生凝固变性、气化和碳化、高温分解等作用,碳化的组织客观上形成了一个质硬而脆的包膜,使其内热量不容易被释放出去,促进了组织对热量的吸收,同时由于其阻止了热量向周围组织扩散,使PLA的毁损灶的范围能够得到控制,增强了其安全性。

1.1.3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微波是一种高频的电磁波,组织内部的极性分子在微波作用下发生高速摩擦旋转,在作用区域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热量,使肿瘤组织在高温下坏死变性,被机体免疫系统清除吸收,使病灶体积缩小甚至完全消失。甲状腺肿瘤治疗是在超声引导下将消融电极置入甲状腺肿瘤组织内,产生的微波能量作用于甲状腺肿瘤组织,是肿瘤缩小或消失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5]。

1.1.4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是一种新的微创治疗技术,利用超声波可通过人体组织,并聚焦在特定靶区的特性,利用多探头在短时间内将能量聚集到焦点区域使其高温坏死、吸收,而不伤其周围正常组织[6]。

1.2无水乙醇注射消融

无水乙醇可以使细胞脱水、蛋白质变性,并且可以使相关组织中的血管壁内皮细胞变性坏死,进而形成血栓,造成组织缺血坏死,坏死组织被机体免疫系统清除吸收,通过此种方法可以使甲状腺肿瘤组织的体积缩小甚至完全消失。PEI疗法相对而言更适用于囊性结节或者囊性成分占绝大多数的囊实性结节,这类结节一般有完整坚韧的包膜,包膜可以将无水乙醇包裹在内,不会对结节周围的正常组织造成损伤[7]。

2消融疗法治疗甲状腺肿瘤的应用现状

2.1RFA

Mcgahan等[8] 于1996年率先开展RFA用于动物实验,其首先将其应用于实验动物肝脏组织的消融处理中,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可重复性操作和不影响美观等优点被患者和医生广为接受推广,已广泛应用于肺、乳腺、肝、脑、前列腺、肾等肿瘤的治疗。在甲状腺治疗领域, Dupuy等[9] 于2001年首次报道利用RFA方法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局部肿瘤复发及淋巴结转移,取得较好的疗效;2006年,Kim等[10]率先利用RFA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随后许多研究者发表了相关的研究证实其治疗方法对甲状腺结节的疗效[9,11-13],治疗后甲状腺结节的体积缩小达93.4%,同时复发率仅为5%左右[11]。

目前国内甲状腺的热消融治疗处于起步阶段,虽发展极为迅猛,但却尚未有统一的治疗规范、缺乏严格的指征把握,治疗上相对混乱。且此法虽好,却不是万能的,由于甲状腺腺体体积较小,腺体周围重要组织如颈部动静脉、喉返神经、迷走神经等重要组织较多,与周围组织毗邻复杂,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高,非常容易引起操作相关的并发症。韩国学者Baek等[14]于2012年发表了多中心研究,该研究共纳入了于2002年~2009年期间在多个治疗中心行RFA治疗的1 459例患者,其中共有1 543个良性结节,该研究结果表明与甲状腺手术类似,可将进行RFA治疗的并发症分为轻微并发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皮肤灼伤、恶心呕吐和血肿等轻微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严重并发症为永久性声音改变、肿瘤破裂、臂丛神经损伤及发生永久性甲减。国内研究者也证实,RFA治疗甲状腺结节的并发症为:术中疼痛(包括颈部、肩背部和耳根、牙齿放射痛)、喉返神经损伤、颈部出血等[15],Di Rienzo等[16]报道称其会引起气管损伤。除此之外,还有颈部大血管损伤、穿刺部位感染脓肿、甲状腺功能及免疫损伤等风险。RFA在一定程度上受电流干扰、组织碳化及血流灌注的影响,影响了其在临床的应用。

目前RFA主要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正常或亢进的良性结节、囊性或囊性为主的良性结节、无法手术或者无手术意愿的复发性甲状腺癌患者、有专家在尝试治疗初次发现的甲状腺癌。由于RFA在甲状腺肿瘤方面治疗时间较短,其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面尚需大量研究证实,特别是初次发现的甲状腺癌,RFA治疗难以避免肿瘤消融不完全和无法治疗早期未发现的转移淋巴结的问题,所以Kim等[17]不推荐利用RFA治疗初次发现的甲状腺癌。

RFA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应用在国内刚刚开始开展,相关的研究发表的较少,目前也缺乏令人信服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证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尚未形成统一的相关规范和指南共识,2016年《甲状腺良性结节、微小癌及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热消融治疗浙江省专家共识》[18]已经发布,给了大家一个参考,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相关的研究出现,使RFA在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更规范。

2.2PLA

Bown首先提出PLA疗法并首先应用在肝脏、肾脏及子宫肌瘤等疾病[4],Pacella等[19]在2000年首先在甲状腺疾病患者应用PLA疗法,目前主要用于甲状腺良性结节、甲状腺高功能结节,也有研究者利用其治疗甲状腺恶性结节及远处转移。同RFA类似,PLA的主要并发症为术中及术后疼痛[20],但均能忍受,其他并发症如声音嘶哑、出血、肿胀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操作者的熟练程度和经验有关。长期随访结果表明PLA不能阻止甲状腺结节的复发[21],其安全性和疗效影响了其广泛应用,其可作为手术的补充疗法。

2.3MWA

MWA同样应用于良性甲状腺结节,Yue等[22]研究发现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行MWA治疗,除短暂失音及疼痛外并未出现其他如喉返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但MWA术中造成的热损伤易引起严重并发症,术者经验不足,易造成出血、疼痛和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23]。

2.4HIFU

作为一新型的微创治疗方法,国外对经直肠HIFU治疗前列腺肥大和前列腺癌已取得满意疗效[24], Esnault等[25]首次发表利用HIFU技术治疗人类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研究表明,该技术可视性、安全性和耐受性均良好,副作用较小,有望成为甲状腺良性结节的首选治疗方法。国内外此类方面研究较少[26-28],处于刚开展研究阶段,希望接下来会有更多的相关研究。

2.5PEI

由于甲状腺囊肿绝大多数为良性,恶变率仅1%~2%,早期研究者主要采用此方法治疗囊性或者囊性为主的甲状腺结节[29-31],其主要的风险为术中乙醇外溢损伤喉返神经和周围正常组织及局部红肿疼痛、烧灼感等,由于近些年热消融疗法特别是RFA的飞速发展,PEI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减少。

3结语

不可否认,消融术的出现对甲状腺结节患者来说多了一个除手术疗法之外的选择,但是由于其在国内临床应用时间尚短,尚未形成统一的指南来指导其在临床的应用,消融术的可靠性还存在较大的争议。

甲状腺癌健康指南
甲状腺癌三级是怎么回事
  甲状腺癌的三级是指甲状腺癌病理类型中的第三级,建议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   甲状腺癌是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最近几年来甲状腺癌的疾病发病率在全球逐年升高,其中女性及那些有甲状腺癌基因突变或家族史的人群为甲状腺癌的高发人群。三级甲状腺癌通常意味着肿瘤已经侵犯到甲状腺周围的组织,如气管、食管等。此外,肿瘤还可能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形成远处转移。这使得三级甲状腺癌的治疗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治疗三级甲状腺癌的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目的是尽可能地切除肿瘤组织。放疗和化疗可以辅助手术,降低复发率和提高生存率。靶向治疗则是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靶点进行治疗,以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甲状腺癌的预防非常重要。建议定期进行甲状腺检查,尤其是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也有助于降低患癌风险。...
甲状腺癌双腿肿胀怎么回事
  患有甲状腺癌后会出现很多不良症状,有的患者双腿肿胀,多是因为营养不良、淋巴结转移、甲状腺激素水平出现变化、下肢深静脉血栓、甲状腺癌复发等因素所导致,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缓解。   1.营养不良:患病期间如果患者不及时补充营养,就可能导致体内蛋白质缺乏,引起营养不良,出现双腿肿胀的情况。所以要多补充营养,吃些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2.淋巴结转移:患病后不及时治疗,导致颈部淋巴结转移,就会压迫下肢静脉,导致腿部肿胀。患者需要及时治疗,通过手术、化疗等方法控制病情发展。   3.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长期服用会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出现变化,有的患者也会有药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然后导致双腿肿胀。这种情况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氢化可的松等药物,都能帮助改善。   4.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患者如果长期不锻炼,就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双腿也会肿胀。所以患者需要适当活动,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凝治疗。   5.甲状腺癌复发:如果术后不注意护理,或者淋巴结没有清扫干净,就可能导致病情复发,导致腿部肿胀。患者需要再次进行手术切除,同时还要使用化疗药物。   现在我们了解到甲状腺癌双腿肿胀的原因,患者日常就要多注意,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还要加强护理,多休息,适当活动身体,饮食要清淡,保持良好的心态。...
甲状腺癌肚子痛是怎么回事
  肚子痛指腹痛。甲状腺癌腹痛可能与饮食刺激、炎症刺激、手术损伤、癌细胞转移、腹腔积液等因素有关,需及时前往医院就诊,确定原因后针对性治疗。   1、饮食刺激:如果甲状腺癌患者不注意饮食调节,经常进食生冷及刺激性食物,引起腹痛、腹胀、腹泻等表现。建议患者合理安排饮食,通过调理能够得到改善。   2、炎症刺激:若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且在术后不注意护理,导致手术伤口感染细菌,可能会引起局部红肿、腹痛等表现。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治疗。   3、手术损伤:手术期间可能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导致患者出现腹部疼痛、肿胀等不适感。遵从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治疗。   4、癌细胞转移: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癌细胞扩散,因此出现腹痛、腹胀、身体乏力等表现。遵医嘱通过放射疗法进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5、腹腔积液:若甲状腺癌患者在手术后出现腹腔积液,导致身体受损,出现腹胀、腹痛等表现。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药物治疗,促进病情恢复。   甲状腺癌患者需保持平和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同时定期回医院复诊,一旦出现异常积极处理,以免拖延时间加重病情。...
甲状腺癌眼睛疼痛怎么回事
  甲状腺癌眼睛疼痛一般是由甲状腺癌的心理影响、甲状腺癌相关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癌手术或放疗的副作用、甲状腺癌合并其他眼部疾病、甲状腺癌转移至眼眶等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完善相关检查,对症处理。   1、甲状腺癌的心理影响: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可能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这些情绪问题有时可能表现为躯体症状,如眼睛疼痛。   2、甲状腺癌相关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癌患者有时可能伴随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格雷夫斯病,这种疾病可能导致眼球突出(突眼症),进而引起眼睛疼痛。   3、甲状腺癌手术或放疗的副作用:甲状腺癌的治疗,包括手术和放射治疗,可能会对周围组织和神经造成损伤,导致眼睛疼痛。   4、甲状腺癌合并其他眼部疾病:甲状腺癌患者可能同时患有其他与眼睛疼痛无关的眼部疾病,如青光眼、角膜炎等。   5、甲状腺癌转移至眼眶:在极少数情况下,甲状腺癌细胞可能会转移至眼眶区域,压迫眼部神经或组织,导致眼睛疼痛。   需注意,眼睛疼痛可能会给患者带来焦虑和压力。与家人、朋友或医疗团队保持沟通,寻求情感支持和理解,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
甲状腺癌头发稀少怎么回事
  甲状腺癌头发稀少多是因为心理因素、缺乏营养、药物副作用、放疗的影响、癌细胞转移等。患者要及时去医院治疗,还要加强护理。   1、心理因素:很多甲状腺癌患者患病后心理压力会增大,精神紧张就会让头皮血液供应不良,出现脱发的现象。此时患者就要多放松心情。   2、缺乏营养:患病期间不及时补充营养就会影响代谢,让毛囊部位萎缩,出现头发稀少的症状。建议患者多吃些含有蛋白质、维生素多的食物。   3、药物副作用:甲状腺癌患者多用化疗药物,这类药物可能会损伤头皮毛囊细胞,这种情况要咨询医生,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   4、放疗的影响:甲状腺癌也需要进行放射性治疗,这种治疗方式也会损伤毛囊细胞,导致脱发。这也是正常现象,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药物。   5、癌细胞转移:患者不积极治疗,病情加重,癌细胞转移到头部,也会引起脱发、头发稀少等症状。所以患者要积极治疗。   除此之外,甲状腺癌患者也要加强护理,要养成好的卫生习惯,不要用刺激性的洗护用品,还要多休息,防止熬夜。...
甲状腺癌手脚抽搐怎么回事
  甲状腺癌手脚抽搐有可能是电解质紊乱、低钙血症、癫痫发作、肿瘤压迫、甲状腺癌合并脑梗死等原因造成的,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就诊,根据诊断结果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1、电解质紊乱:甲状腺癌的患者在手术之后,如果没有做好护理工作,通常会伴随电解质紊乱,也会导致身体缺钙现象,表现为抽搐。需要及早的补充电解质,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等药物治疗。   2、低钙血症:甲状腺癌手术之后,因为部分患者会伴随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严重的会导致体内的钙流失比较多,诱发低钙血症。如果血液当中的钙含量过低,也会造成神经系统异常,引发抽搐现象。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等药物治疗。   3、癫痫发作:甲状腺癌的患者如果合并有癫痫性疾病,也有可能会造成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表现为全身抽搐的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苯妥英钠片、卡马西平片等药物治疗。   4、肿瘤压迫:甲状腺癌患者的肿瘤体积比较大,在手术的时候可能会对神经部位产生压迫,也会伴随神经受损,因此伴随身体抽搐的状况。情况较严重,通过手术切除肿瘤。   5、甲状腺癌合并脑梗死:如果甲状腺癌的患者合并脑梗死,也会造成脑部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表现为抽搐的现象,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血常规以及脑电图检查,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注射用阿替普酶等药物。   在治疗期间需要做好局部的护理工作,保持良好的心态,减少对局部的压迫,如果有不适症状应到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