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爆发,孕妈不幸中招只能“硬抗”吗?

2022-10-18 08:34:13

王学林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最近流感肆虐,儿科门诊爆满,很多成年人也不幸中招。除了儿童和老人,其实孕妇也是一个特殊且易感染的群体。很多孕妈妈感染流感后,出现了头疼、全身酸痛、发热等症状,但依旧坚持拒绝用药,担心药物可能对宝宝产生不良影响。

不过这样强撑真的好吗?孕期感冒了,到底能不能吃药?

流感症状更严重、危险性更大。

普通感冒多由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一般无发热或者发热症状轻,全身症状也相对较轻,很少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症状更重。除了可能有咽喉疼痛、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外,流感还伴有一些全身症状,比如畏寒、发热、头痛、肌肉疼痛、周身不适等。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世卫组织和全球卫生合作伙伴的最新估计,每年多达65万人死于由季节性流感引起的呼吸道疾病。老人、儿童、孕妇或者伴有某些基础性疾病或者体质虚弱者感染流感后容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简而言之,流感比普通型感冒症状更严重,危险性更大,更容易导致一些严重并发症。

流感不仅伤害孕妈,对胎儿的伤害也不小

孕妇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孕期孕妈妈的自身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更容易被病毒感染。孕妇在不同时期感染流感对母胎都可能有不同的影响。

孕早期

孕1-3月是胚胎发育的敏感时期,器官迅速分化最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孕早期感染流感,可能导致胚胎死亡、先兆流产、流产或者胎儿畸形。

孕中期

孕妇感染流感,和普通人一样,容易出现反复高热,而高热可能影响孕妇代谢,导致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等。同时,高热也会影响胎盘灌注,导致胎儿宫内缺氧、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受限,严重者甚至胎死宫内。

妊娠期流感发热也可能导致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和其他器官先天性缺陷。与妊娠期发热有关的出生缺陷主要有:胎儿神经管发育异常、小头畸形、小眼畸形、唇裂伴或不伴腭裂及心脏损伤。

孕晚期

孕晚期感染流感可能导致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或者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的发生。

孕晚期发热也可能导致羊水减少,胎儿宫内缺氧,剖宫产率增加等风险。产程中若孕母出现高热则增加了新生儿惊厥、脑病、脑瘫和死亡的风险。

孕期患流感,也要好好吃药

很多人有过类似的经历,感冒了,不用药,抗一抗,最多一个星期也就好了。因此,很多孕妈妈感染流感以后,因为担心用药对胎儿有影响,拒绝用药,想通过“抗一抗”让流感自愈。

普通感冒属于一种自限性疾病,感染普通感冒病毒后,一般健康的、免疫力正常的人大多可以通过自身免疫系统将其清除,没有合并症时大多数可以不用药。

但是,因为流感的致病力更强,孕妇感染后往往症状较重,并发症更多、更重,因此,建议孕妇一旦感染,尽早用药,不要硬扛。

孕妇感染流感时,应该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孕妈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使用奥司他韦。奥斯他韦属于妊娠期C类药,目前研究尚未发现奥司他韦引起严重的母儿不良反应,也无明显导致畸形的作用。相反,大量研究显示,尽早使用奥司他韦对母儿都有保护作用。

流感重在预防

流行性感冒主要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出门戴口罩、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等能一定程度上帮助预防流感。

对于流感来说,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接种疫苗,建议每年在流感季节来临之前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后,10-15天可以产生抗体,一个月时抗体达到高峰。

孕妇家中若有人感染了流感,建议暂时和孕妇分开隔离。

靠喝中草药防治流感需慎重

很多人认为中药无毒无害,更愿意喝中药来治病防病。在流感爆发流行的季节,不乏一些孕妇会选择喝中药来防治流感,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提倡的。

不可否认,部分中药的确存在抗病毒作用。但是,因为中药的药理作用较多,且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时候不是非常明确,潜在很多风险,对宝宝和孕妈都是不安全的,因此,不建议随意使用。

孕妈妈应该做好自身防护,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当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若一旦出现类似流感症状,应该及时就医,如果确诊为流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积极用药,配合治疗。

流感健康指南
流感被传染多久发病
  流感指的是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被传染后一般会在三到五天发病。建议流行性感冒发病后应及时遵医嘱治疗。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如果平时抵抗能力比较好,受到流感病毒感染后,潜伏期会比较长,有可能会在五天左右的时间发病。不过如果是体质较弱的人感染后,潜伏期会缩短,有可能会在三天左右出现类似于感冒的症状。   流行性感冒后应根据医生指导采用抗感冒以及抗病毒药物治疗,如可遵医嘱服用氨酚黄那敏胶囊和利巴韦林片等药物,以减轻症状。   流行性感冒发生后应注意多喝水,做好保暖工作,不要滥用抗生素。规律作息,注意卫生,防止交叉感染。...
流感疫苗用打吗
  打是指接种,流感疫苗是指流行性感冒疫苗,流行性感冒疫苗是有必要接种,但如果身体有特殊情况,建议先咨询医生。   流行性感冒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以冬春季多见,属于丙类传染病,会短时间内在学校、养老院、幼托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传播,临床表现以高热、乏力、头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危害人的身体健康,需要做好预防。而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有效的预防方法之一,能迅速在人体内产生保护性抗体,通常在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可以降低感染的风险,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还可以减少将病毒传播给他人的风险。所以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是有必要的。   但需注意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只能降低感染风险,并不是直接预防疾病,而且也有一定的时效性,6-8月后抗体滴度逐渐衰减,保护效力一般不超过一年,因此每年都需要接种当年度的疫苗。此外,也要合理饮食,避免熬夜,保证作息规律,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体质,对预防流行性感冒都有一定帮助。   此外,但是如果本身对流行性感冒疫苗的成分过敏,不建议接种,以防加重超敏反应。如果有基础性疾病,如急性发热性疾病、慢性病发作期、格林巴利综合征等,也不适合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建议特殊人群先咨询医生,并结合自身情况评估再决定。...
流感吃几天奥司他韦
  流感临床上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吃奥司他韦治疗一般吃5~10天多数病情可得到缓解。不过具体服药时间因病情不同会有所不同。   流行性感冒主要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会出现高热、头晕、乏力、咳嗽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吃奥司他韦等药物治疗。奥司他韦是一种抗病毒药物,服药后可抑制流感病毒在人体内传播,起到治疗效果。   如果流行性感冒患者病情比较轻的,一般服奥司他韦5天左右,病情得到有效缓解后即可遵医嘱停药。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则需要延长服药时间,可能需要吃10天左右的药,病情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患者在患病期间应注意多喝水,饮食宜以易消化富含营养为主,忌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及寒凉食物,忌烟酒。要避免去往人员密集场所,注意适当运动。...
流感疫苗多长时间产生抗体
  流感疫苗一般指流行性感冒疫苗。流行性感冒疫苗通常在接种后2-4周内产生抗体。具体产生抗体时间与个体免疫系统状况以及疫苗种类相关。   抗体的产生与个体的免疫系统状况和疫苗种类有关。一般来说,接种疫苗后,免疫系统会识别疫苗中的抗原,并产生相应的抗体。   流行性感冒疫苗产生的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因此,为了保持有效的免疫力,建议每年接种一次流行性感冒疫苗。   为避免感染流行性感冒病毒,日常应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适当锻炼,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感染流行性感冒病毒的风险。...
流感怎么办,吃什么药好得快
  流感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通常能遵医嘱吃复方氨酚烷胺片、急支糖浆、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连花清瘟胶囊、清开灵口服液等药物,如出现相关症状时,积极就医,遵医嘱治疗。   1、复方氨酚烷胺片:复方氨酚烷胺片可以缓解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多种症状,并具有抗菌作用,有助于预防细菌感染。   2、急支糖浆:急支糖浆可以舒缓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咳嗽、喉咙痛等不适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道症状。   3、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可以减轻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咽喉痛、发热等不适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   4、连花清瘟胶囊:连花清瘟胶囊可以缓解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多种症状,并且具有消炎、解热的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身体不适。   5、清开灵口服液:清开灵口服液可以帮助缓解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多种不适症状,如咳嗽、发热、头痛等,并具有镇痛、止咳的作用,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使用药物前需咨询医生,并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果症状加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
六岁的孩子需要打流感疫苗吗
  六岁的孩子一般建议注射流感疫苗。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属于病毒感染性疾病,有咽痛、流涕、流泪、咳嗽等表现,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伴有消化道症状。六岁孩子的机体免疫力相对较差,通过注射流感疫苗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流行性感冒的发病,每年在流行季节前接种一次,免疫力可持续一年。   六岁孩子注射流感疫苗后要适当休息积极观察,并且注意饮食清淡,对流感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者,还有未控制的癫痫、格林-巴利综合征病史者是禁忌注射的。如果注射流感疫苗后出现注射部位红肿、发热等表现,建议积极观察,症状持续加重者,要尽早就医检查。...
流感用药方案
感冒清热颗粒(无糖型)
本品是常用的非处方药物,主要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咽痛...
利巴韦林颗粒
一般感冒90%以上都是病毒性的感染。利巴韦林是常用的抗病毒的药物,主要...
头孢氨苄胶囊
是一代头孢类的广谱消炎药,主要用于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