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与膀胱之间的关系

2022-12-15 16:27:19

马强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在生理上,肾为水脏,膀胱为水腑,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依赖于肾的固摄与气化。肾之阳气充足,气化作用正常,固摄有权,膀胱开合有度,尿液才能正常生成与排泄,从而维持水液的正常代谢;膀胱贮尿排尿有度,也有利于肾的气化主水功能。

病理情况下,若肾之阳气不足,气化失常,固摄无权,则膀胱开合失度,可出现癃闭,或尿频、多尿、尿后余沥、遗尿,甚则尿失禁等。反之膀胱开合不利,尿液不得排泄,亦可影响到肾的气化和固摄,以致出现小便色质或排出的异常。

其次,肾阴肾阳为一身脏腑阴阳之根本,而胃主受纳腐熟,一方面需赖肾阳之蒸化以腐熟水谷,肾阳如釜底之火,火旺力足,则釜中之物自熟;另一方面,胃又赖肾阴之滋助,以维持其濡润不燥之特性。肾主藏精,则有赖于后天胃土之资助,同时,胃主降浊,使水谷之浊气下达小肠与大肠,从便、尿而排,故肾主二便,又与胃之降浊相关。

在病理情况下,肾气亏虚,多累及于胃,而见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若真阳暴脱,必导致胃气断绝,可见呃逆连发,呃声低微,气不得续等症。若肾阴不足,火热偏盛,煎熬津液,叁阳热结,则可见前后闭涩,谷道干涩,噎膈不下。反之,胃土虚衰,化源不足,可致肾精亏虚,而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另外,热病过程中,阳明热结而成腑实,若下不及时,常由胃及肾,耗伤肾阴,而致土燥水竭之症。